
随着聖誕節的臨近,有傳言稱聖誕老人送禮的日子越來越近,但馴鹿是聖誕老人的好幫手,近年來他們的人數急劇下降。
研究表明,北極野生馴鹿數量急劇下降,從500萬隻減少到210萬隻,而且下降的原因與氣候變化無關。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釋出的北極報告,近年來北極圈周圍的野生馴鹿和北美馴鹿群急劇下降,上司馴鹿研究的生态學家Don Rueesll表示,動物種群規模的波動在自然周期中是正常的,從幾十年來的數十萬到數萬不等,然後又回到數十萬。但現在馴鹿群的問題在于,它們的數量沒有顯示出反彈的迹象,而是一直在下降。
馴鹿資料照片。
自20世紀中葉以來,馴鹿群減少了約56%。報告稱,氣候變化正在使北極圈變暖,北極夏季蒼蠅和寄生蟲變暖,永久凍土區融化,可能在畜群中傳播疾病。環境科學家霍華德·愛潑斯坦(Howard Epstein)表示,變暖使以地衣和苔藓植物為食的馴鹿更難吃食物,降雨量增加,這在苔原上形成了固體冰,使許多生活在北極的動物更難行走和覓食。
除了馴鹿種群的下降和不可逆轉的趨勢外,今年釋出的世界自然基金會《2018年地球活力報告》還指出,地球上脊椎動物的數量減少了60%,如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栖動物和4000多種其他生物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