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部大開發中 如何當個好老闆——摘自郜随印先生文集《在艱難中站立》

身處西部大開發最前沿和歐亞大陸橋經濟帶心髒位置的西安的企業家們,如何利用好這百年難遇的機會,當個好老闆,躍馬揚鞭地發展企業呢?我認為四個方面很重要:

一、思想觀念要創新

創新是出路,不創新就是死路,這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老闆的思想觀念要創新,要有一條清晰的思路,緊緊把握時代脈搏,随時能拿出能支撐企業發展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新産品,迎合時代的要求。wto的加入,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形成,對我們民族企業家就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隻有創新觀念,把準企業戰略決策的實際性、長遠性、科學性,把準迅速發展的行業變化,站在政策之外的、創造性的高度,給自己的企業定位,才能取得先入為主的主動權。南方企業自己的作為,往往影響了中央與之相關的政策、法律的制定,西部企業往往在政策法律的圈内,畫地為牢、自我束縛。創新,就是要走出一條自己的發展之路,形成企業自己的發展模式,同時也把新理念、意識、行為的在習慣中固化,企業的成功就是靠着這樣的模式和自己的奮鬥才得以實作。去适時進行觀念創新,不是本身沒有感覺到對此的需要,而是自己太難改變、自己太難戰勝。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百年老店”可口可樂公司、肯德基、福特汽車、奔馳公司等企業表面上看,品牌沒變、工藝沒動,但實際上,這些企業的老闆總是在不斷地研究市場、洞察市場、分析行業、分析競争對手、變化上司層,在管理水準、上司藝術、市場理念、發展戰略上始終處在經濟發展的領先位置,占領着相當份額的市場,上司着行業走向的潮流。

二、要有明确的戰略規劃

在今天的高科技、高素質、高速發展的時代,企業家必須知己知彼、資訊暢通、政策吃透、适應環境,作出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并被證明是正确的戰略規劃決策,才能避免打無把握之仗。過去那種泥沙俱下、魚龍混雜,誰膽子大誰就能賺錢、誰就能成功的曆史,已一去不複返了。今天的任何大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任意的、碰運氣的、盲目的成功,而必然是依賴于詳細、周密的戰略規劃來指導某一戰役或某一産品的成功。科學、規範、清晰、準确的企業戰略是成功的法寶,這對民營企業家尤為重要。

靠老闆拍腦袋決策、依感情用事,可能在局部或初創時期赢得一定的勝利,但進入社會化、集約型的競争時代,是無法持久穩定的占領某一行業市場。

經濟效果=戰略目标×工作效率。企業家根據自身的企業性質、産品結構、生産能力、員工素質、資金能力、技術含量、管理水準、所占市場佔有率、行業發展前景等綜合因素所做出的企業戰略目标和戰略規劃,是企業制勝的要決。而且,這一企業戰略規劃一定要讓每一名員工都能夠清清楚楚地牢記在心中,并變為行動準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三菱電器、中國的長虹電器、美國蓋茨的微軟公司,他們的成功搶灘、占領市場,就得益于企業家正确的、富有遠見卓識的戰略規劃決策。應當把工作目标變為員工的行動,而且必須是非常認同、并以激情為之奮鬥的目标。

三、政策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聯想集團柳傳志先生的管理理念認為,老闆就是定戰略、搭班子、帶隊伍、設定合理的組織機構,知人善任、舉賢任能,形成精幹高效的上司班子。按企業長遠戰略規劃設計的工作流程、确定責權利明确的目标責任制、分工責任制,是企業家把十指彈鋼琴藝術運用到企業運作中的又一關鍵。

按照企業戰略規劃分解形成的各個鍊環上的目标責任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它依托着企業完善而缜密的管理制度,需要堅持最優秀的傳票卡式責任區域,分工明确、協力互補、獎懲分明,需要堅持制度的嚴肅性、認真性、長久性,增強執行的自覺性。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幹部隊伍的好壞是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假如把老闆比作是企業的頭,那麼,幹部就是企業的手和腳,幹部動不動手、走不走路,其主動性和執行力都決定于火車頭的指揮正确與否。當然,老闆假如是一個傑出的鋼琴手,在目标、責任、利益、權利與科學性、缜密性、原則性、協調性、藝術性的不同曲調中,能夠抑揚頓挫、合弦優美,那麼,企業無疑就會處在良性循環之中。反之,不能保持整體的一緻性、四肢的協調性、行動的同步性、那麼一架鋼琴就彈不出美妙的音樂;一個人就會出現肢殘而做大量無效功或低能功,就無力與人競争;就無法參與市場的規則遊戲。

四、以人為本,威武治軍

英國《金融時報》對張瑞敏的評價是“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以獨到思路,在短短15年間,把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集團,他個人有堅定獨到的經營政策,使消費者滿意和忠誠度達到最大化。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在行業領先,具備持續穩定的盈利表現,以及成功的應變管理能力和市場全球化觀念”。

張瑞敏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讓海爾内部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溝通,在海爾内部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形成了企業全員向全球市場要效益的概念。企業内部三個轉移與“bpr”工程(業務流程再造)即從國内市場向國際市場轉移;從制造領域向服務領域轉移;從直線職能式管理向直接面向顧客的、具有高度決策權的完整業務流程轉移,使企業和每一名員工都能适應國際市場的變化頻率。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鐘朋榮勸中國私營老闆要當企業家,在經營資金資源的同時,首要的是經營好自我,要當好專家、企業家和政治家。做企業就是做人,企業家在企業中的作為就是企業家人品人格的展現,也就是企業無形資産品牌化。“照顧好您的顧客、照顧好您的員工,市場就會照顧好您”,這是以人為本的核心。

企業家要把四個方面的因素發揮到極緻:1、品格因素:本質性的敬愛感;2、才能因素:實踐性的敬佩感;3、知識因素:科學性的依賴感;4、感情因素:精神的親切感。古人雲“威武治軍,德禮輔政”,一個企業家的人格魅力=正确的決定+品行的高尚+聰明的才智。

正确使用權力,也是老闆自我限制、威武治軍的重要内容。許多老闆,甚至國營企業的上司,都把企業看成是自己的私有領地,唯我獨尊,為所欲為,随心所欲,集人事任免權、行政獎懲權、經濟制約權、财務支配權于一身;其副手、業務人員形同虛設,一切隻看我的眼色行事。這些做法,隻能使員工被動地為打工而打工,無法去聚合彼此間的感情,更難做到同呼吸、共命運。如果政策制度都是為别人而制定的,企業家自己絲毫不受限制,殊不知,這是在為自己的企業掘墓。

是以,一個真正的具有戰略思維的企業家應當善于發揮自己的非權力影響和人格魅力的作用,用自己的才能和品行喚起員工的共鳴感、崇敬感、獻身願望、追随領袖人物的自豪感,這種情況下,企業員工就會自覺地想方設法地為企業着想,為企業發揮自身最大的潛能,自覺、自願地去努力做好屬于自己或不屬于自己的工作。企業家要施展才能,實作企業創新發展,其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以德養人,以善待人,團結絕大多數人為企業目标作不懈奮鬥。我們應當確定與員工個人利益關聯的企業獎勵制度、晉升制度、工資制度、參與制度、福利制度能夠制定公平、執行得當,讓員工有一種人人平等、與個人利益密切相關、人格受尊重、貢獻被承認的滿足感。

企業家在把握好自己的同時,對家人、親信也要讓他們限制自己,應該在所有員工中起到榜樣作用。如果員工像尊重企業家本人一樣尊重他們,那将會為企業家帶來不可估量的正面影響。一個好老闆如果有較強的公衆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敢為天下先,有一股子“鐵肩擔道義”的豪氣,就能夠打造以自己為核心的企業團隊,就能形成獨有的、受社會尊重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