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名字镌刻在大山深處——追憶石門大龍坪村支部書記馮青

作者:日常惡魔
把名字镌刻在大山深處——追憶石門大龍坪村支部書記馮青

貧困戶成了馮青當村支書這三年來,最牽挂的人,隻要有時間,他都會到貧困戶家裡轉轉,問問是否需要幫助。圖為馮青(右)在去看望貧困戶的路上。

把名字镌刻在大山深處——追憶石門大龍坪村支部書記馮青

今年疫情期間,身患重病的馮青仍然堅持在抗疫一線,在廣播裡為村民傳遞疫情資訊。

紅網時刻 記者 黃剛 石門報道

“這麼好的一個幹部,怎麼就這麼沒了。”

“我沒什麼文化,說不出啥大道理,馮青書記真的是我們的帶頭人,看我年紀大懂制茶,就安排我去合作社,生活越來越好,可他卻看不到了”……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作為一名村幹部,在身體感到不适之時,馮青心裡挂念着的還是大龍坪村的這一方村民。2020年5月29日下午3:38,大龍坪村村支書馮青的生命驟然定格在46歲,将所有的美好和生命交給了這養育他的大山,用一名老黨員的實際行動,把名字刻進了老百姓的心裡。

生活好起來了,他卻倒下了。

把名字镌刻在大山深處——追憶石門大龍坪村支部書記馮青

傍晚時分,村裡的最美屋場上,村民都會來走走聊聊。大家時不時發出感慨,可惜馮青書記看不到了。

把名字镌刻在大山深處——追憶石門大龍坪村支部書記馮青

村文書王賢欣告訴記者,如果不是馮青書記走了,村裡的這段毛路,現在估計已經是水泥路了。

驅車前往馮青工作的地方,也是他的家鄉石門縣羅坪鄉大龍坪村。山路蜿蜒,綠樹蔥茸。馮青究竟是怎樣一名幹部,讓鄰村的村民無比懷念他;讓全村貧困戶早就實作預脫貧;告别儀式當日,幾乎全部村民自發前來為他送行……

當汽車駛入大龍坪村的那刻,現實回答了我:映入眼簾的是綠油油又茂盛的茶葉,“羅坪鄉産業脫貧示範基地”的紅色牌子惹人注目;整齊有序的農居、寬敞幹淨的村道,整個村莊呈現出一派秀美的鄉村風景。剛新修建起來的村部大氣,成為了這裡的一處标志性建築。最美屋場上,夜晚路燈高照,村民們在這裡唱歌跳舞扯家常……這是馮青帶領村幹部和村民日夜兼程創造出的美好生活。

“現在的大龍坪村真是大變樣,村民的生活品質上去了,可他卻倒下了,他是為我們累倒的……”村民陳國軍說起馮青,低下頭,眼淚婆娑自顧自地說。

大龍坪村是一個人口大村。作為村支部書記,馮青緊跟黨的步伐,全力推進脫貧攻堅戰,實施茶葉振興戰略,促進社會治理,抓好智慧黨建和村級組織建設,不斷提高農民素質和依法治村水準。圓滿完成了易地搬遷、危房改造、産業扶貧、環境整治、道路整建、村部建設、農殘控制、鞭炮禁放、赈酒刹風、幸福屋場等各項繁重、艱巨而又複雜的工作任務,創下了羅坪鄉多項工作的第一名,把大龍坪村的各項發展和日常工作理出了頭緒,建立起了社會治理和村級科學發展的新秩序。

大龍坪村2018年榮獲常德市市級先進“無上訪村”,被羅坪鄉黨委政府授予“目标管理先進機關”等榮譽稱号,馮青個人更是在2018年,被石門縣委縣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功臣”,被羅坪鄉黨委授予“優秀村(社群)支部書記”光榮稱号。

“馮書記走得太早了,是我們村的一大損失。”陳國軍說,村裡都很感謝馮青書記,是他讓大家過上了好日子。

“可惜,他看不到了。”陳國軍很是感慨。

把群衆當親人,他無怨無悔。

把名字镌刻在大山深處——追憶石門大龍坪村支部書記馮青

說起馮青書記對自己的關懷,已經脫貧的陳國軍淚眼婆娑。

把名字镌刻在大山深處——追憶石門大龍坪村支部書記馮青

曾經是貧困戶的王君田,在馮青書記的帶領下,創辦了茶葉加工廠,如今生意火爆。他說,他會好好把茶廠辦下去,不辜負生前馮青書記的關心。

要緻富先修路。這是馮支書任職之前就想好的方向。聽村裡人說,最開始修路的時候,因為地理、群衆沖突、資金不足等因素,建設進度嚴重滞後,馮青上任後,便一戶一戶的走訪,調解糾紛;一遍一遍的實地檢視,敲定道路選址;一次一次的溝通後盾機關,尋求項目資金。

2017年4月以來,他用自己的雙腳帶領全村完成了多條道路建立及拓寬硬化8.5公裡,讓整個村煥然一新。除了道路,百姓的衣食住行也在他的計劃之中。在脫貧攻堅的大環境下,他活用政策,着力改善群衆生活條件,幫助完成危房改造42戶,易地搬遷7戶23人,讓百姓住上了安全的房子,又協助48戶貧困戶辦理金融貼息貸款1309855.72元,人均獲利1190元。漸漸群衆的心裡有了底氣,生産也有了力氣。

“他是一個好支部書記,我們的一件件難事,也會成為他的一樁樁心事”村裡的低保戶覃多章含淚說道。

“2017年村裡兩個五保老人(王漢初、王賢協)因病先後去世,從送入醫院治療及去世後接回家安葬,他奔前跑後把兩位五保老人的後事辦得體體面面。還有,他對留守老人和兒童總是噓寒問暖,送資送物。每逢惡劣天氣,他便通過廣播、電話、微信等方式及時告知百姓,對隐患大的地方更是親臨現場進行指導。”村裡的一位群衆傷感地回憶道。

村裡有什麼要事,他如數家珍。群衆有什麼困難,他了然于心。還記得那一晚大雨,為王聖照家搬家,全身淋濕卻全然不顧;還記得那一天酷暑,為癱瘓20年的貧困低保戶陳集雷上梁蓋瓦,揮汗如雨還未曾停歇;還記得那兩次深夜,親自送五保戶張祥南到精神醫院進行治療,多次看望仍心心念念。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他總是默默奉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想群衆之所想,急群衆之所急。

一副熱心腸,解了百家愁。馮青經常跟村民促膝長談,每戶村民的生活狀況他都了如指掌。“馮書記每次路過看到我,他都會跟我聊幾句,問哈我最近的情況,真的是無微不至。”今年50多歲的貧困戶王君田說。

“要做就做最好,要麼就别做。”村文書王賢欣告訴記者,這是馮青最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村裡的大小事,馮青都會跟進,有時還親自去現場檢查,他要求工作必須落實到位,村民幸福感才會上升。

當好“領頭雁”,為産業發展領路。

把名字镌刻在大山深處——追憶石門大龍坪村支部書記馮青

經過幾年的打造,大龍坪村的有機茶業生産基地成為了香饽饽,鮮葉收購價也要比周邊村高出2至4毛。

把名字镌刻在大山深處——追憶石門大龍坪村支部書記馮青

他生前一直挂念的鐵索橋,文書王賢欣表示,村裡會繼續按照馮書記生前規劃幹下去,讓村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把名字镌刻在大山深處——追憶石門大龍坪村支部書記馮青

妻子陳叢林,在自己家的合作社門口,回憶起了生前馮青書記的點滴。她說,我隻要他把村裡的事情搞好,家裡的事情,我都擔下,可惜他的身體還是沒有允許。

基礎好了,就要選一條緻富的路子。在山清水秀的羅坪,有機茶的增收穩定、收入可觀的特性映入了馮青眼中。

如今,說起羅坪鄉大龍坪村的茶葉,可是成為了周邊村的香饽饽。“我們這裡的茶葉鮮葉就要比隔壁村的貴兩毛到四毛錢一斤。”說起自家茶葉,王君田信心滿滿,這都是跟着馮青書記幹,得來的甜頭。

為促進有機茶産業的規模發展。2017年剛剛到任的這位支部書記下足了功夫。在群衆不重視的時候,他拿着發展有機茶倡議書孜孜不倦的向大家宣講。在茶農經濟有困難時,他把着54噸有機肥料送進了群衆家中。在蟲害高峰期,50盞太陽能燈,4萬張發放黃闆,便出現在茶園之間。他先後投入資金50萬元用于産業發展,在原有的茶園基礎上,進行有機轉換。使該村茶葉整體基本達到有機水準,茶農收入比同期增長500元/畝,并成為全鄉茶葉産業發展基地示範村。茶葉已然成為百姓心中的“金山銀山”。

同時,他還成立了石門縣羅坪鄉叢林茶葉專業合作社,利用自己多年在茶葉種植銷售方面的經驗,帶着老百姓一起緻富。

“隻要是貧困戶交過來的茶葉,我們都會高于市場價購買。有時候甚至還要虧本。”說起馮青的事情,其妻子陳叢林陷入了回憶之中。她說,馮青一心撲在村裡的事情上,尤其是村民脫貧這件事情。

“馮青是一名黨性很強,對黨無限忠誠,做人真誠、做事實在、工作非常得力的好黨員好幹部,村裡的事他件件落實,做出了很大的亮點。”羅坪鄉黨委副書記龍選周告訴記者,馮青的去世,讓羅坪鄉失去了一位優秀的人民公仆。

“他生前一直挂念的鐵索橋,我們會繼續尋找資金,把鐵索橋修好,友善老百姓。他生前一直在跟進的各項工作,我們也會繼續做好,讓他在天之靈能夠安心。”說起接下來的工作,村文書王賢欣告訴記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