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用戶端訊 援青路上總有一批可愛又可敬的援青人不遠萬裡踏上青海這片熱土,他們用智慧、奉獻和責任揮灑汗水,為援青事業留下了一段珍貴的記憶。
2021年初,陳博作為浙江第四批援青幹部來到海西州人民醫院,開啟了為期一年的援青工作。
來到海西後,陳博根據醫院實際情況,結合自身專業特長,開始指導骨科學科建設,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陳博帶隊完成骨科手術近六十例,同時還帶領骨科開展新技術項目研究,其中“腕關節鏡手術”“皮瓣修複手術”均達到地區領先水準。
在醫務人員和患者們的心中,他是認真、負責的代名詞。6月,一位因意外導緻右手手指斷裂的患者被緊急送往醫院,到達醫院時,患者出現了大量出血、呼吸急促、肌肉震顫等情況。在陳博的帶領下,院骨科團隊共同拟訂缜密的手術計劃,立即給患者實施了右足第一二足趾、右足背皮瓣再造右拇指,左股前外側皮瓣,修複右足背傷口手術,手術曆時7個多小時,最大程度保留了手指的長度及功能。
除了日常坐診和手術外,陳博還對科室大夫進行帶教指導,其中包括醫療臨床教育訓練、醫療管理教育訓練、醫療人才教育訓練,将每一項帶教工作做實做細,做好海西本地醫務人才隊伍的傳幫帶工作。在他的帶動下,科室醫生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成功為海西州人民醫院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在陳博看來,援青工作既要作好“輸血”工作,更要做好“造血”工作,想方設法解除患者的痛苦是醫務工作者的義務,培養技術過硬的年輕人是援青醫生的責任,大夫們需要的不是裝置和器材,而是技術,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海西留下一支技術過硬的骨科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