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人間天堂之一,有着2500年的曆史。自從宋朝以來,蘇州就是富庶之地,花團錦簇、绫羅遍地,是以,也就有了魚米之鄉的稱号。
今天,景緻記錄給大家介紹的,是位于蘇州的平江路。

關于蘇州,留園與拙政園是衆所周知的。而代表着蘇州古城的平江路,相對而言,就有點兒默默無聞了。若是想見識古蘇州那些平民百姓與名人的舊宅,還是值得去走一遭的。
俗話說:一條平江路,半座姑蘇城。長1606.8米的平江路,它的城坊格局,仍然延續着唐宋時期,那是濃縮了的蘇州古城。青石闆鋪就的地面,四通八達的小巷。道路兩旁,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築,并非建立,而的的确确的古建築。在平江路上,慢悠悠地轉轉,蘇州古城是什麼樣子,大約也就明白了幾分。
平江路不同于别處的古城,并沒有特意将居民遷出城外,将商業引進城來。那樣,往往弄得好端端的古城,徹底商業化,反而失去大批遊客。平江路雖說也有商業,這些商業還開設在古色古香的民宅裡。在平江路上,居民仍然住在老宅,滿滿煙火氣。
平江路,河街相鄰。漫步水巷,看着沿河兩岸的房屋,那粉白的牆壁、青色的瓦、朱紅色的雕花木窗,看久了,總會感覺有個如同丁香一般的姑娘,面帶着愁怨,冷不丁地推窗而望。
平江河上,石橋有十來座。灰色的石橋,小小巧巧,分外古樸。就連橋的名字,也古色古香。每一座橋,還有不一樣的傳說。石橋的橋欄都不高,人走在石橋上,總是最顯眼的。女士們适合穿上漢服,或者穿着旗袍,撐把油紙傘站在石橋上拍照。橋上人如玉,難免令人想起那句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也隻有江南水鄉,才有這樣的畫面,如詩如畫一般美妙。去江南水鄉漫步,适合背誦着這些浪漫的詩句。
平江河水終年碧綠,終年靜靜地流淌着。河畔翠柳依依,枊枝低垂到河面。河中搖橹船,終年在河水裡緩緩行駛,吱呀吱呀地搖橹聲,有時還配着船夫的江南小調。
這樣柔情似水的蘇州,自然被稱作人間天堂。
平江河岸邊,一溜兒青石欄杆。青石欄杆随時變成人們的座椅,人們走累了,在青石欄杆上坐下,或聊聊天,或喝口水補充體力,或純粹地發發呆。
歲月靜好的感覺,油然而生。特别是那些青春年華的男男女女,身着漢服,從旁經過時,總會在恍然間,穿越千年,來到古代。
漫步平江路上,有時會遇見一場旗袍秀。一群年輕女子,膚白貌美。她們撐着油紙傘,身着旗袍,腳穿平底布鞋,排成一列,婀娜多姿地穿行在平江路上,恍然之間,感覺又穿越到了民國時期。
若要訪古尋幽,不妨去平江路上的名人故居看看。
平江路懸橋巷29号,是清末狀元洪鈞的住宅。洪鈞的小妾賽金花曾在這裡居住了半年。
距離洪鈞故居,步行隻得10分鐘路程,是潘世恩故居,在平江路鈕家巷3号。潘世恩是清朝乾隆年間的狀元,自他之後,潘家開啟了“貴潘”模式,出了“一狀元、八進士、十六舉人”,成了蘇州最顯赫的家族。
去蘇州旅遊,最适合帶着一家老小,景點都在城裡,相隔不遠,不用跋山涉水。
如果從蘇州拙政園前往,需步行400多米,到蘇州博物館公交站,乘坐9016路公共汽車,僅一站,到市立醫院東區東公交站下車,步行800多米,即可到達平江曆史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