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 “講好山東故事”征文大賽 自8月10日啟幕以來,得到多方關注,不但吸引了海内外衆多作家和文學愛好者踴躍參賽,還獲得衆多知名書畫家的熱情參與并揮毫助陣。
9月4日下午, 我省著名畫家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 美術家協會會員 孫奕先生做客 “講好山東故事”大賽組委會,将特意創作的國畫 《 鐘馗納福 》贈予大賽組委會,助力第三屆 “講好山東故事”征文大賽活動順利舉行 , 并與組委會副主任及山東海岱傳統文化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趙桂琴等文化人士共同探讨大賽程序、 山東文旅融合發展及文創前景話題。
《 鐘馗納福 》 取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 “ 唐 ·賜福鎮宅聖君 ”故事, 傳說中的鐘馗是打鬼驅邪的神 , 挂 于家中 , 可驅鬼納福 。孫奕筆下的鐘馗身着紅衫、鐵面虬髯、手持長劍 、橫眉怒目,形象生動有趣,設色大膽,用筆豪放,頗具感染力。孫奕教授一邊介紹畫作,一邊笑着說,讓驅鬼納福的鐘馗 為我們的大賽保駕護航吧!
孫奕, 山東煙台福山人,自幼喜好畫畫,少時求學于上海,拜海派名家韓和平、鄭家聲 、汪觀清 等先生為師,學習工筆與寫意人物、動物及花鳥寫意 ,得到了他們的悉心指導,後考入 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系統地學習了素描、色彩 、構成等西洋畫體系的理論 知識和繪畫 技法,同時不斷的學習中國繪畫, 在多年的潛心學習與研究中逐漸 融會貫通,既講究傳統中國畫的線和面, 也注重西洋繪畫的體感和空間感, 獨具特色, 形成自家風格。 他的畫作,潑墨的沉着與色彩的豔麗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色襯墨,墨托色,響亮而協調。他不但吸收了西洋畫用色的調子,而且大膽采用了民間色彩的處理方法,卻仍不失中國水墨畫的風韻。 作品曾先後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九屆全國美展、第五屆和第六屆全國體育美展、慶祝建軍 85周年全軍暨全國美展、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 60 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2 件),并獲首屆中國設計藝術大展全場銀獎等。多件作品被國内外博物館收藏,其中繪畫作品《滾動的童年》被國家體育博物館永久性收藏、作品《坐标》被延安紀念館收藏。
“繪畫貴在自立,愈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愈有生命力。孫奕善于從自然生活中觀察和提煉,深得自然意趣。”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在為他的“雪泥鴻迹國畫新作展”作序時曾評價說。 “以造化為師”,道存于胸,任意發揮,以自然之師,寫出造化之道。 孫奕的畫博采衆長,題材也往往并不拘泥于某一形式,山川民宿、人物花鳥順手拈來,皆可入畫。 天趣野意、清光照人是 他 畫作的重要風格 , 這種風格 的形成得益于 他善于從鄉野自然之景中取材 。 他筆下的 飛禽走獸 、花鳥 鳴蟲無不生動活脫 、各得神趣,再間以繁花疏籬、茂林修竹、奇石古松、寒水準沙,便進入到了 “不貌花容隻寫香,氤氲墨氣暈滄浪”的藝術境界。 特别是作為學院老師,每年必上的 春季室外風景寫生 課和 秋季課堂(人體)寫生課 , 為他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和反複磨練技法的機會,讓他的創作靈感源源不斷,充滿活力。
孫奕認為,中國畫是一種有寄托精神的繪畫形式,無論在題材和内容的選擇,還是在意境和氛圍的營造上,都要十分注重文化性和人文精神。他的畫作以繼承傳統、來源于生活而又敢出新意且深涵文意而為人所稱道,這是他在浸染了傳統中國畫精神之後,将風格傳承有序的經典作品集中起來,下氣力系統精研筆墨之法和狀物寫神之法後而表現出的對傳統花鳥畫理念與技法的深刻領悟和自由吞吐能力的集中表現,其間既有着深厚的傳統功力,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
孫奕不僅是一位造詣深厚的中國畫畫家,也是一位勤勉 用心的老師。他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畢業後便留校任教至今,幾十年的執教生涯,教學相長,不但豐富了自己的藝術成就,更為社會培養了衆多優秀的繪畫和藝術設計人才,真正是桃李芬芳遍齊魯。值此教師節之際, “講好山東故事”征文大賽組委會及山東海岱傳統文化研究發展中心 衷心感謝孫奕教授的大力支援,并衷心祝願孫教授及辛勤的園丁們節日快樂 !
本屆 “講好山東故事,慶祖國70 華誕”征文大賽活動 的舉行恰逢偉大祖國 70華誕 ,活動 将以文學特有的藝術形式和視角,全方位、多角度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别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山東省文化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和蝶變曆程,生動展示齊魯大地底蘊深厚、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資源,創新展現“好客山東”五嶽之首大海之濱、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整體形象,向世界講好山東故事,弘揚齊魯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展現新時代“好客山東”的新風貌,并通過增強省内外、海外山東人的根脈和故土情懷,喚起情感和文化認同,産生對山東旅遊目的地的強烈審美向往,讓齊魯文化和沂蒙精神根植山東億萬父老的心中,感染 14 億華夏兒女,影響 60 億地球人。謹此向共和國 70 華誕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