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ip位址

立即關機: shutdown -h now
立即重新開機 :shutdown -r now
顯示工作路徑
[root@localhost ~]# mkdir dir1
# 同時建立兩個目錄
[root@localhost ~]# mkdir dir1 dir2
# 建立一個目錄樹
[root@localhost ~]# mkdir -p /tmp/dir1/dir2
# 删除一個叫做file1的檔案
[root@localhost ~]# rm -f file1
# 删除一個叫做dir1的目錄
[root@localhost ~]# rmdir dir1
# 删除一個叫做 ‘dir1’ 的目錄并同時删除其内容
[root@localhost ~]# rm -rf dir1
# 同時删除兩個目錄及它們的内容
[root@localhost ~]# rm -rf dir1 dir2
# 重命名/移動 一個目錄
[root@localhost ~]# mv dir1 new_dir
# 複制一個檔案
[root@localhost ~]# cp file1 file2
# 複制一個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到目前工作目錄
[root@localhost ~]# cp dir/* .
# 複制一個目錄到目前工作目錄
[root@localhost ~]# cp -a /tmp/dir1 .
# 複制一個目錄
[root@localhost ~]# cp -a dir1 dir2
# 建立一個指向檔案或目錄的軟連結
[root@localhost ~]# ln -s file1 lnk1
建立符号連結的方法是:
ln -s 源檔案/目錄名 符号連結名,例如:
ln -s /usr/bin/python3.3 /usr/bin/python
ln -s /etc/apache2/sites-enables ~/webcfg
如果符号連結的源是一個目錄,那麼就用普通的cd指令即可進入,例如:
cd ~/webcfg
符号連結的目的是:在不改變原目錄/檔案的前提下,起一個友善的别名。
# 建立一個指向檔案或目錄的實體連結
[root@localhost ~]# ln file1 lnk1
inode是linux中的儲存檔案屬性的結構,檔案的實際内容存放在block中。檔案的block的位址資訊存儲在inode中。
Linux 連結分兩種,一種被稱為硬連結(Hard Link),另一種被稱為符号連結(Symbolic Link),也就是軟連結。預設情況下,ln 指令産生硬連結,ln -s指令産生軟連結。
【硬連接配接】硬連接配接指通過索引節點來進行連接配接。在 Linux 的檔案系統中,儲存在磁盤分區中的檔案不管是什麼類型都給它配置設定一個編号,稱為索引節點号(Inode Index)。在 Linux 中,多個檔案名指向同一索引節點是存在的。
一般這種連接配接就是硬連接配接。硬連接配接的作用是允許一個檔案擁有多個有效路徑名,這樣使用者就可以建立硬連接配接到重要檔案,以防止“誤删”的功能。其原因如上所述,因為對應該目錄的索引節點有一個以上的連接配接。隻删除一個連接配接并不
影響索引節點本身和其它的連接配接,隻有當最後一個連接配接被删除後,檔案的資料塊及目錄的連接配接才會被釋放。也就是說,檔案真正删除的條件是與之相關的所有硬連接配接檔案均被删除。
硬連接配接有 2 個限制:
(1)不允許給目錄建立硬連結
(2)隻有在同一檔案系統中的檔案之間才能建立連結。 即不同硬碟分區上的兩個檔案之
不能夠建立硬連結。這是因為硬連結是通過結點指向原始檔案的,而檔案的結點在不同的檔案系統中可能會不同。
【軟連接配接】軟連結又叫符号連結,它實際上是一個特殊的檔案,有點類似于 Windows 的快捷方式。這個檔案包含了另一個檔案的路徑名。可以是任意檔案或目錄,可以連結不同檔案系統的檔案。
連結檔案甚至可以連結不存在的檔案,這就産生一般稱之為"斷鍊"的問題(或曰“現象",連結
檔案甚至可以循環連結自己。類似于程式設計語言中的遞歸。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