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令行組成

7:vi vim
(1)編輯檔案按i進去的頁面是指令狀态
(2):按esc退出編輯模式, :wq 儲存檔案并退出
當你不想要儲存 :q! 強制退出不儲存
(3)顯示檔案内容 cat
# cat /data/db1.txt
(4)vi/vim 快捷鍵
複制 yy 粘貼 p 删除 、剪切 dd 撤銷 u
把光标所在行到檔案最後一行删除 dG
(5)移動光标
将光标移動到檔案的最後一行 G
将光标移動到檔案的第一行 gg
(6)批量删除
--->按上下左右進行選擇 -->按d 即可删除
8:複制cp
(2):備份 給檔案名加字尾.bak
9:查詢指令幫助
10:移動
把/data 移動到 /root目錄下面
11:删除 rm
進入/root目錄下的data目錄,删除db1.txt檔案
删除目錄 rm -rf data 強制删除
-f 強制删除不提示 -r 遞歸删除目錄
12:查找檔案 find
(1)将找的檔案進行删除
find /root/ -type f -name "*.txt" |xargs rm -l
13,傳回上一級目錄
14:建立多個檔案
#mkdir /data
cat >/data/test.txt<<EOF
> test
> jassin
> lishi
> EOF
(1)顯示過濾後的檔案 grep
顯示前幾行
head 讀取檔案的前 n 行,預設是前 10 行
tail 讀取檔案的後 n 行,預設是後 10 行
顯示後幾行
15:用一條指令完成建立目錄/lishi/test
用mkdir一次隻能建立一層目錄
+ -p
16:覆寫檔案
為什麼會有提示功能?
其實是系統為我們起了一個别名
加\ 是臨時取消cp指令的别名
17:顯示某幾行
:隻檢視ett.txt檔案(共100行),内第20到第30行的内容
-n :取消預設輸出
18:修改擴充名
建立測試環境:
mkdir -p /oldboy/test
cd /oldboy
echo "oldboy">test/del.sh
echo "oldboy">test.sh
echo "oldboy">t.sh
touch oldboy.txt
touch alex.txt
tree
19:常見快捷方式
20:
21:檢視實時更新
調試系統服務時,希望能 調試系統服務時,希望能 實時檢視 系統日志/var/log/messages 的更新, 如何做?
-f
22:顯示行号
(2)在vi/vim
:set nu 顯示行号
:ser nonu 取消顯示行号
建立和解壓壓縮包.
tar zcf
解壓 x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