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麗霞: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墨彩畫院副院長、中國畫藝術創作院導師、畢業于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作品被中南海,首都博物館,北京市美術家協會以及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并多次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美術大展上獲獎入選。
1994年作品《瑤鄉三月》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其作品被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收藏,1994年作品《苗鄉春》被中南海珍藏,1995年作品《三月三》獲“95中國體育書畫大展”三等獎,2004年作品《青蘋果》入選“2004年全國中國畫提名展”(中國美協主辦),2005年作品《靈犀》入選紀念蒲松齡誕辰365周年中國畫提名展(中國美協主辦),2015年作品《苗鄉親事》入選“2015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主辦),2015年作品《我欲因之夢家園》入選“中國夢-黃山魂”全國山水畫作品展(中國美協主辦),2016年作品《青澀年華》入選“同心築夢”第二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中國美協主辦),2016年作品《新兵》入選“寫意蘇州”(人物篇)中國畫雙年展(中國美協主辦)。2017年作品《苗鄉初春》參加。“心納萬境”首屆國展美術名家邀請展;2017年作品參加現代管理大學書畫藝術研究院書畫交流展;2017年作品參加“心象寫意”中國畫名家北京飯店展;2018年作品參加“她~時代”中國當代女畫家提名展;2018年作品參加【翰墨丹青·匠心清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五人精品展(北京);2018年作品《花語》入選時代華彩-首屆中國女美術家作品展(中國女畫家協會主辦);2018年作品參加“海上花島”當代國畫名家百人雅集活動;2019年作品參加精準扶貧走進德欽采風寫生彙報展”暨書畫公益捐贈活動(北京);2019年作品參加慶黨的生日,迎祖國華誕——中國畫“心象寫意”畫家組精品展(山東青州);2019年作品參加全國政協禮堂“擁抱新時代 開啟新征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百名畫家邀請展(北京)。
漸行漸進的筆墨修行
——讀徐麗霞人物畫新作
文 / 王天禾
近年來徐麗霞的人物畫作品,從“文人雅興”的筆墨情趣到表現主題性創作的“生活情境”,展現出一位中國人物畫家的創作能力與認知。對于她來說這不是個簡單的圖式與筆墨的互助,也不是獨幕喜劇與創作的互換,更不是以往畫面的放大,而是數十年繪畫能力積累升華的成果。
徐麗霞早年打下了很好的造型基礎,青年時期考入軍藝國畫專業,受到劉大為和張道興先生的教誨。在青春年華最旺盛的時期她又考入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形、色、明、暗的曆練使她積累了足夠的人物畫造型能力。原本以為她會在西畫的天地中遊弋,她卻重回到水墨丹青的老家建構生養她的那片土地上的少數民族題材繪畫的路徑。
當今中國人物畫家很多喜歡畫少數民族題材的作品,蒼茫的草原上騎馬擎蒼的牧人;衣着鮮豔、寬袍大袖的藏民;體态婀娜的新疆少女;滿身銀飾的苗族姑娘;簡約質樸的壯族女孩。徐麗霞在這紛繁錦繡的當代人物畫中,有着自己的了解與追求。
徐麗霞出生于廣西南甯市,無論回鄉探親還是寫生都會與南甯一幫少時同學畫友到廣西少數民族地區體驗生活,采,收集素材,無論是黑衣壯,白褲瑤還是隆林苗族,那裡的秀麗山水、獨特民居、人文民俗和樸素而又精美的服飾都深刻的印在她藝術生命的旅程之中。
将她情感維系的情景訴諸畫面無疑是抒發生活感懷的最好表達。圖檔和寫生稿的積累在她内心含化出的畫面情景交融着畫家的意境追求。這或許就是她選擇少數民族題材引入創作的原因之一。
作為中國畫的人物畫家,她在創作中更多地思考着将筆墨、圖式、色彩發揮出國畫的特性。黑衣壯的服飾正是活脫的黑白畫面。在當下中國人物畫家中很少有人對這個民族服飾的藝術表現。她在反複的創作小稿中竭力将黑衣壯的服飾化作筆墨特征的要素。這樣的思路和技能曆練逐漸完善着畫面的個性風貌。
徐麗霞近年專注于中國畫人物創作個性筆墨語言的建構。題材上涉獵漸廣,内涵上追求漸遠。專題創作上傍及民族題材、軍事題材、曆史題材、古代名士題材、古代仕女題材等。
她深知作為中國畫家,需要汲取的文化營養很多。中國畫豐富的筆墨技巧能力是建立在藝術表現高度的進化,也是繪畫民族性的根本手段。
這兩年她到藏區采風創作了一批西藏人物畫題材的作品,以表現當下藏族女性的原生面貌。與一些表現藏族人物畫不同的是她竭力舒張藏族女性達觀美麗的一面。以分染罩染技法處理面部結構,背景大多不做太繁複的處理,隻是輕描淡寫地勾劃出人物所處環境。
衣紋處理采用了線性韻律的筆調以強化藏袍的服飾特征,這樣更能展現人物的體态和情緒。這批作品是她在國畫人物方面的嘗試與探索,也是筆墨情趣在生活情景中的銳變,将增加她今後人物畫創作的廣闊空間。
徐麗霞的國畫人物實踐着傳統與現代、審美與技能的進化。在中國畫人物創作的傳統中遊弋、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在當下藝術氛圍中思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