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化石遺址,主要指澄江生物化石群,是目前儲存最完備的寒武紀早期海洋古生物化石群,于1984年被發現,被譽為"20世紀最驚豔的古生物學發現之一"。(攝影/周建生)

澄江化石遺址位于雲南省丘陵地帶,占地512公頃,展示了無脊椎動物和脊柱生命形式的各種硬組織和軟組織解剖結構。還記錄了早期複雜海洋生态系統的形成。
在澄江遺址,至少儲存了160種生物,這些景觀,以及許多神秘而生動的5.3億年前海洋生物輝煌的代表,以及活體動物的原始特征。
這些生物群的發現為了解地球海洋中最古老的動物的存在提供了一個視窗,并認識到自寒武紀爆發以來,地球上有許多生态多樣化的動物。
澄江生物群表明,爪狀動物不僅在寒武紀爆發期間存在,而且出乎意料地比現代爪類動物更加豐富多彩。
到目前為止,澄江動物化石已記錄并發表于16個(類),177屬和199種。
其中,146個是新屬,162個是新物種,涵蓋了動物界幾乎所有的現存和滅絕類别,以及至少32個分類的瘋狂群體。
其中,有世界上迄今已發現的唯一完整的飛蛾形化石,在世界其他地區尚未準确報道的星蟲化石,世界上發現的最早、儲存最完好的類型、儲存最完好的葉足類動物群,以及許多其他獨特的化石類别。
所有這些都為研究地球早期持續5370萬年的生命的起源,進化和生态學提供了寶貴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