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十五年的一天,盛京按察使朱國印前往營口縣巡查。突然,有一年邁婦人沖出來攔轎喊冤。朱國印雖然入官場不久,卻以清正廉明、斷案如神而聞名。此番他來營口縣巡查,就是要查一些冤假錯案。老婦人的到來,開啟了他在營口縣查案的第一站。
朱國印讓人将老婦人帶了過來,詢問她有何冤屈。老婦人痛斥營口知縣吳承浩是個昏官,将他兒子唐邦才屈打成招,判了死刑。朱國印讓老婦人詳細将事情經過講給他聽,老婦人抹了抹眼淚,将相關的案情娓娓道來。

老婦人告狀
老婦人的兒子唐邦才是當地一個藥材商,由于生意繁忙,常年在外進貨,是以将妻子柳氏一個人留在家中。幾個月前,唐邦才由于生意做得很順利,提前結束行程,打算回家給妻子一個驚喜。在回家途中,路過縣城的藥店時,唐邦才想起妻子之前抱怨家裡老鼠鬧得厲害,便順手在藥店買了5小包老鼠藥。
但是當他興沖沖地走到家門口時,卻聽到屋裡傳出妻子與其他男人的嬉笑聲。唐邦才怒發沖冠,一腳踹開門,大喝一聲:“奸夫淫婦哪裡走?”誰知裡面的男人身手靈活,竟然翻窗戶逃走了。隻留下一隻帶有“海”字的鞋子。唐邦才怒斥柳氏不知廉恥,并狠狠地耍了她兩個耳光。當詢問那個男人是誰時,柳氏卻默不作聲,低頭不語。
唐邦才與妻子
唐邦才情緒很差,不想再與妻子共處一室,便往母親家中走去。臨走,唐邦才還撂下一句狠話:“明日我要你好看!讓你家裡人知道你幹的好事!”當唐邦才來到母親家中時,憤怒地将此事告知了母親,母親雖然也因兒媳的出軌而憤怒,但還是勸兒子冷靜一些。畢竟兩人已經過了許多年,如果她肯認錯,與那人主動斷絕關系,也不是不可原諒。
唐邦才不想再談論此事,氣呼呼地一個人睡了。結果第二天一大早,唐邦才還沒起床,就有一些官差湧入了家中,強行将鎖鍊套在他身上,将他帶到了縣衙。當母親跟着官差來到縣衙後才得知,兒媳柳氏昨晚被人殺了。經仵作檢驗,柳氏面部腫脹,口中殘留有鼠藥。很明顯,她是先被人打死,然後被強行灌下了毒藥。
柳氏
而偏偏附近的鄰居都聽到了唐邦才與柳氏的争吵,在藥店,知縣也找到了他購買鼠藥的記錄。于是知縣吳承浩斷定,是唐邦才因被戴了綠帽子憤怒殺人。而從他身上搜出來的5包老鼠藥便是證據。唐邦才自然不肯承認自己殺妻,為此,吳知縣動用了大刑。唐邦才扛不住,隻好被迫承認。在唐邦才畫押後,吳知縣将卷宗送到刑部,請求判處唐邦才死刑。
唐邦才母親知道兒子是冤枉的,幾次寫狀子為兒子伸冤,都被吳知縣駁回。就在她一籌莫展之際,聽說了盛京按察使朱國印巡查之事,才大着膽子攔轎喊冤。在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朱國印接下了唐母的狀子,來到營口縣衙門調查真相。
朱國印先是提審了唐邦才,經過判斷,唐邦才并沒有說謊,人不是他殺的。那究竟是何人所殺?與那個奸夫又是否有關系呢?朱國印開始調查柳氏生前親近之人。但卻沒有人知道她出軌之事,更别提知道奸夫是誰。而柳氏的屍首因為天氣的原因,也已經下葬。沒辦法,朱國印隻好從柳氏生前之物上尋找些蛛絲馬迹。
朱國印
突然,朱國印被一隻小巧的陶壺吸引住了目光。要知道,女子喜好喝茶的并不多。朱國印将陶壺拿到手裡把玩時,驚訝地發現陶壺的分量竟然輕的超出他的想象。仔細一看,陶壺底部有一些肉眼不太能看清的微小孔洞。他拿起來搖了搖,發現裡面似乎有些東西。命人剖開後,發現竟有一個夾層,裡面有一些粉末狀的東西。經鑒定,乃是老鼠藥。
陶壺
這一發現震驚了衆人,難道這是一起蓄意已久的謀殺案?朱國印派人前去調查陶壺的産地,很快便有了發現。唐家的這一陶壺,來自縣城的崔三制陶鋪。崔三肯定是脫不了幹系了。不久之後,崔三被縣衙的捕快帶到。他似乎早有準備,一見朱國印便下跪求饒,說自己是被豬油蒙了心,才幹下這等糊塗事。
朱國印問他與唐家有何沖突?原來崔三之前在開店鋪時曾找唐邦才借錢,結果卻經營不善,導緻還不上錢。為了賴掉這筆債務,崔三惡向膽邊生,打算殺死唐邦才夫婦。但光明正大地殺人,他是不敢的。他知道唐邦才夫婦有喝茶的習慣,便親自打造了一把小巧玲珑的陶壺,在底部放置老鼠藥。隻要他們使用陶壺,必定會死于非命。
古代官府審案
吳知縣大喜,原來殺人兇手是崔三?“不是他!”朱國印給出了肯定的答複。“他自己不是都承認了麼?”朱國印解釋道:“崔三确實想殺人滅口,但這隻陶壺并沒有使用過,裡面鼠藥也沒動過。我查過卷宗,柳氏除了嘴裡有殘留的鼠藥外,還有全身呈紫色,眼球脫落的症狀。這些症狀與中毒不符。她應該是在死後被人灌了毒藥。是以柳氏并非死于崔三之手。”那究竟是什麼人殺了柳氏呢?朱國印暫時失去了線索。
晚上吃飯時,家裡的廚師為他做了一道菜,是用野生鹌鹑炖的湯。朱國印好奇道:“這東西挺罕見,你是如何捉到它的?”廚師嘿嘿一笑道:“這事說來也簡單,隻要在野地裡支起一口鍋,下面撒些稻谷,它們自然就會被吸引過來。到時拉下線,就把這些鹌鹑給扣住了。然後拿着鐵錘在鍋上一直敲,鹌鹑就會全身發紫,眼球脫落而死。”
廚師的話突然提醒了朱國印,他問道:“這附近可有大鐘?”廚師想了好一會兒說:“附近有一座古刹,名為靑岩寺,裡面有一口大鐘。”第二天,朱國印便帶着人前往靑岩寺拜訪。在住持的帶領下,朱國印一行在寺中四處遊賞觀光。當轉到後院時,朱國印等人果然看到了一口大銅鐘。
大鐘
住持得意地介紹道:“這口銅鐘鑄造于明萬曆年間,重三百斤。每天早晨,都會有僧人撞響它,提醒衆僧準備開始早課。”朱國印心思一動,問道:“這麼重的大鐘,恐怕貴寺沒人能搬得起吧?”住持笑道:“大人這可就說錯了,鄙寺有一小僧,名為如海,力能扛鼎。曾扛起過大鐘。”
朱國印問道:“不知本官可有眼福能看到這項絕技?”于是住持命人喊來了如海。當如海看到官府衆人時,不由得緊張起來。住持讓他擡鐘,也被他拒絕。住持臉上露出了不悅的神情,說道:“幾位大人隻是想看一下你的神力,不要扭捏,表演一二即可。”沒辦法,朱國印隻好當着衆人的面開始表演。
和尚
而就在他搬起大鐘時,一些眼尖的人發現銅鐘内竟然有幹涸的血迹。朱國印一聲令下,命人拿下了如海。同時他拿出了唐邦才發現的那隻鞋,讓人給如海穿上,發現正合适。寺院的住持也證明,這鞋是如海的。而殺死柳氏的真兇,也終于落網。那如海又為何要殺了柳氏呢?
原來柳氏在去青岩寺上香時,意外結識了如海。漸漸地,二人便做了實際上的夫妻。那天晚上唐邦才回家,如海翻窗而逃,但并沒有跑多遠。唐邦才走後,如海傳回,柳氏要求帶她私奔。如海一時沒有地方去,便将柳氏帶回寺院。
唐邦才
為了防止被人發現,就将她藏在了大銅鐘底下。原本二人打算天亮後逃走,結果淩晨寺院和尚敲鐘,震死了柳氏。如海心中叫苦不疊,隻好将柳氏送回家中,同時給她灌了早已買下的鼠藥,嫁禍唐邦才。第二天鄰居去借東西,才發現被殺死的柳氏。真相大白後,唐邦才被無罪釋放,如海被判處死刑,崔三因殺人未遂被判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