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朝南齊明帝蕭鸾,始安貞王蕭道生之子,齊高帝蕭道成的侄子。
蕭鸾幼年時,父母先後病逝,由叔父蕭道成撫養成人,蕭道成對這個侄子像自己親生兒子一樣對待。
蕭鸾長大後,在南朝宋順帝時期,擔任安吉縣令,後曆任淮南太守、宣城太守,受封輔國将軍。
蕭道成勢力逐漸強大,成為南朝宋的權臣,受封西昌候,任職郢州刺史。
蕭鸾在叔父建立南齊政權時,升任侍中。
齊高帝去世後,以長子蕭赜[zé]繼位,即齊武帝,蕭鸾拜骁騎将軍。
齊武帝駕崩,太子蕭長懋早死,以長孫蕭昭業繼位,遺诏以蕭鸾輔政。
早在太子蕭長懋病逝的時候,蕭鸾就産生了篡奪皇位的野心。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蕭鸾廢黜蕭昭業,以其弟弟蕭昭文為皇帝,不久殺害了蕭昭業。
隆昌元年(494年)又廢蕭昭文為海陵王,篡位自立,史稱齊明帝。
蕭鸾即位後,嚴厲打壓宗室勢力,對蕭道成、蕭赜的子孫瘋狂屠戮。
蕭鸾經常在夜間派軍士包圍藩王府,翻牆而入,屠殺過後,将财産洗劫一空。
蕭鸾在任内曾倡導節儉,停止各地向朝廷進貢,廢棄了新林苑等一些土木工程。
某一天,太官進獻一種類似粽子,叫“裹蓬”的食物給蕭鸾,他虛頭巴腦地說:“我一次吃不了,可以分成四份,剩下的晚上再吃。”
又一日,有大臣在場,蕭鸾以皂角等植物制造的沐浴露“皇英”洗澡,沐浴過後,對侍從說:“剩下的可以下次再用。”
言外之意是不要倒掉,那樣太可惜了。
還有一次用膳,侍從端上銀質的溫酒器皿“酒槍”,蕭鸾為了表現自己“志慕節儉”,打算損毀“酒槍”。
侍臣王晏等人組團拍馬屁,“鹹稱盛德”。
衛尉蕭穎胄對皇帝說:“這個溫酒器是個舊物,算不上奢侈。”
蕭鸾在大臣面前很節儉,私下裡表現如何呢?
某一天,蕭穎胄參加了宮廷宴會,宴席上,銀器滿席,桌子上擺滿山珍海味、玉液瓊漿。
蕭穎胄很氣憤,覺得皇帝太虛僞,于是毫不客氣地諷刺說:“陛下前幾天還打算損毀銀酒槍,這種節儉的想法是不是應該也轉移到這些銀器上呢?”
齊明帝聽了這些話感到十分慚愧,心裡雖然很生氣,但表面上又不好發作。
齊明帝效仿宋明帝屠戮宗室子弟,“自翦宗枝”,本以為自此天下太平,不成想适得其反,宗室被屠戮殆盡的結果是自毀長城,動搖了統治根基。
永泰元年(498年)七月,表裡不一,一副兩面三刀的齊明帝病逝,享年四十七歲。
以次子蕭寶卷繼承皇位。
蕭寶卷昏庸殘暴,短短三年後,齊高帝蕭道成族弟蕭順之的兒子——蕭衍起兵發動政變,奪取了南齊的皇位,建立了南梁政權。
蕭寶卷被宦官弑殺,時年僅十九歲,南齊國至此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