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那麼,這個呂端究竟是誰?

作者:紅星新聞

西夏,是由黨項人在我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原本向宋朝稱臣,是宋朝的藩屬國。李繼遷成為西夏王後,開始反叛宋朝,頻繁侵擾宋朝邊境,宋朝與西夏之間的戰事從此便連年不斷。

在宋夏戰争中一個偶然的機會,宋軍俘獲了李繼遷的母親,宋太宗聞訊心中大喜,趕忙召來相當于現在軍委副主席的樞密副使寇準,商量李繼遷母親的處置問題。通過商議,二人一緻認為:李繼遷屢屢犯宋,罪不可赦,于是,決定将李母就地處死,以解李繼遷反叛之恨,也用來懲戒那些與朝廷作對的人。

“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那麼,這個呂端究竟是誰?

就在寇準告退出來經過呂端之處時,一向處事謹慎的宰相呂端窺視到了寇準神情凝重,心中猜度定有大事,于是,急忙攔下寇準細問緣由,一聽要斬殺李母,呂端是當即阻止了寇準,言稱等自己與宋太宗重新商議後,再做決斷不遲。事關緊要,呂端不敢怠慢,急忙忙去拜見宋太宗。

他以楚漢相争中項羽捕獲劉邦父親為例,勸谏宋太宗三思後行,當年項羽也是威脅劉邦要烹煮他的老父親,可是,劉邦卻厚顔無恥的說了句别忘了分他一碗羹,從中可以看出,古來那些成就大事的人,往往性情粗犷,不困于兒女情長。是以,像李繼遷這種悖逆之人,在危急時刻,更會置親人于不顧。

他說道:“現如今你就是殺了他的母親,他也不會就範,隻會增添他心中的仇恨,堅定他反叛的決心。”聽了呂端一番言論,宋太宗頓然醒悟,趕忙與呂端重新商議李母處置之事,呂端建議最好還是将李母妥善安排,好好善待,這樣來降服李繼遷,即使李繼遷不會很快歸降,也會有親情一直牽絆。

宋太宗對呂端的建議很是贊同,深感要不是呂端提醒自己險些鑄成大錯,遂命人将李母好生安置到延州,最終,李母在延州得以善終。李繼遷死後,他的兒子李德明因為宋朝善待李母一事,選擇了歸順宋朝。呂端作為宋朝宰相,一生為官清廉,對功名利祿表現出一種漠然的态度,“糊塗”了之,而在大事面前,卻是保持頭腦清醒,考慮問題細緻周全,是以,人們稱贊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在這裡,呂端處置李母這件事,更是展現了呂端非凡的遠見和卓識。

“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那麼,這個呂端究竟是誰?

呂端的睿智還展現在擁立皇帝宋真宗這件大事上。曆代王朝,皇帝一旦駕崩,往往就會發生宮廷政變,兄弟間權力相争,手足相殘,這是權力更替的”綜合症”。宋太宗曾立自己的長子趙元佐為太子,後趙元佐因病發瘋,又改立次子趙元僖為太子,誰知趙元僖年紀輕輕就突然去世了,是以,宋太宗隻好選擇三子趙恒做了太子。正是這種廢長立幼的決定,給後面的宮廷争鬥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宋太宗一死,以大太監王繼恩為首的圖謀不軌者蠢蠢欲動,王繼恩忌憚趙恒的聰明才智,以自古以來皇帝“立長不立幼”乃天經地義為借口,勾結副宰相李昌齡、掌管禦林軍的李繼勳、管拟诏書的胡旦等人,準備擁立已被廢為庶人的趙元佐當皇帝。一場宮廷争鬥咄咄逼人,一觸即發,危急關頭,皇後李氏心生一計,專門安排太監王繼恩去請呂端來商量此事。

呂端一聽皇後要召他入宮,就知道朝局有變,在王繼恩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呂端果斷的将他扣押起來,并派人嚴加看守。呂端一入宮,皇後就趕緊把王繼恩他們想擁立趙元佐的陰謀細說一番,表示不知如何是好?呂端勸說皇後:“當初皇上立趙恒為太子,目的就是防止今天這樣的事情發生,如今皇帝屍骨未寒,我們怎能違背他的遺願自作主張?”

“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那麼,這個呂端究竟是誰?

接着,呂端又耐心做通大臣們的說服,擁立趙恒順利繼承皇位,成為了後來的宋真宗。宋真宗在登基大典上,垂簾接受文武大臣們的朝拜,奇怪的是唯有呂端一人站着不跪,原來,呂端是怕有調包之計,想要親自驗證皇帝的真假。他要求皇帝卷起簾子,自己上前仔細端詳,确定是趙恒無誤,這才放心的走下來率衆臣磕頭跪拜。

事後,那些密謀擁立趙元佐的大臣都被貶職發配到外地,受到了相應的處置。呂端用自己的沉着冷靜,使皇位繼承得以順利進行,避免了一場無謂的宮廷流血事件,完成了大宋王朝最高權力的平穩過渡,呂端在大事面前再次凸顯了自己的沉穩和謹慎。呂端經曆三朝而善終,一生淡泊名利,不與人争,識大體,有氣度,私事糊塗,大事明智,可謂是外愚内智。

宋真宗當上皇帝後,非常敬重這個老成持重的大臣,特别的優待和照顧他,并一再對其加官進爵,晚年的呂端還常常受到宋真宗的關心和賞賜,呂端死後,宋真宗很是悲痛,不僅給予其妻其子許多恩賜,還追封其“司空”官銜,賜谥号“正惠”,呂端得以高位善終,在古代實屬難得。

“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那麼,這個呂端究竟是誰?

1976年,病榻上的偉大領袖在一次召見葉帥時,口述了一句詩相贈:

“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一來評價葉帥在大事大非面前的果斷,二來道出自己百年之後對國事的隐憂,希望他能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

名賢坊位于今河北省廊坊市的愛民東道與東安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實際上是一個街頭公園。園内有從古至今以來包括呂端在内的廊坊籍或對廊坊有直接影響的名賢達人雕像共十七尊。

參考資料:

【《宋史·呂端傳》、《宋史紀事本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