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作者:易拍全球

剛剛過去的一周,可以說全球拍賣圈和收藏界,都定格在了“香港時間”。而就在大家還沉浸在天價爆款拍品中興奮不已時,國際頂流拍賣行佳士得又乘勢而上,放出重磅,行方官宣:将以10大專場,上千件好物,于5月26日-27日推出2021年春季大拍。而在其本季洋洋灑灑的強勢陣容中,其古書畫品類,有這樣一件低調又神秘,雍容大氣又清新隐逸的拍品,它出身皇宮大内,渾身沾染皇家之氣,其作者卻鮮為人知;而且細品大作,其中又若隐若現藏着300年前,一段人間少有的,君臣相遇的美好往事。那是一張怎樣神奇的畫兒?又會牽連出一段怎樣的前朝往事呢?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時間回到公元1751年,一心想效仿祖父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大顯國威的乾隆爺,于正月十三,正式發動了首次南巡的龍船,其同行隊伍包括皇太後鈕祜祿氏、皇後嫔妃,以及随從大臣、侍衛人員,共計達2000餘人,前呼後擁,浩浩蕩蕩,頗為壯觀。

這些年着迷于清劇的朋友,可能一提到南巡,都會說,乾隆爺那無非不就是去遊山玩水,外加偶遇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才怪!我們的乾隆爺遠不止這一點點愛好,好麼?事實上,第一次南巡,他就遇到了往後人生30餘年裡,讓他朝思暮想癡迷不忘的超級cp。

說那一天,乾隆爺一路經揚州、鎮江、常州,輾轉來到蘇州,魚米之鄉,靈氣姑蘇,享受着人間天堂、園林之都的乾隆爺,全程直呼啧啧啧,贊不絕口。沿途地方官也深知乾隆講究排場,争相逢迎,布置行宮,陳設古玩,采辦各種名肴特産。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乾隆南巡圖》 大家來感受下這排面兒

而就在這些地方官中,江南河道總督高斌(乾隆爺的老丈人,其愛妃慧賢皇貴妃親爹) ,在乾隆爺巡視河防小憩間隙,為他進獻了一張山水畫卷,高斌本來也隻想着說,讓喜歡畫兒的乾隆爺開心開心,順便指點迷津,點評點評。誰能想到,當乾隆爺親自打開作品,畫裡畫外,蘇台十六景,盡收眼底不說,細看筆墨,非同尋常處,自帶江南氣質。乾隆爺看着看着,忍不住當即直呼:并且當即又下了一道旨令

也就是因為這幅畫兒,這短短的相逢瞬間,這個作畫兒的人,蘇州人氏張宗蒼,自此走上人生巅峰,開啟了他“恩遇殊常,曠代一時”的美好歲月,盡管那時他已65歲高齡。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張宗蒼《萬笏朝天》 116.4×46cm 台北故宮藏

說當時畫院畫家分為三等,分别為每月工資八兩、六兩、四兩,外加公費銀三兩,張宗蒼與弟子徐揚一起剛剛進入畫院之時,就享受到宮廷畫家最高待遇,與當時禦用畫家中的頂流大咖丁觀鵬一樣,每月到手工資八兩,公費銀三兩,換算成職位,相當于六七品官。進宮兩年後,乾隆爺又加封張宗蒼為戶部額外主事 (六品),這在當時堪稱極少見的殊榮。

為報答乾隆爺的知遇之恩,僅在供職大内宮廷四年間,張氏就為乾隆爺畫過172幅大作,這還不包括與其他宮廷畫家的合集,其中著錄在《石渠寶笈》上的張宗蒼作品就多達116幅,多有乾隆皇帝親筆禦題。有研究稱,張宗蒼為作品被收錄《石渠寶笈》最多的宮廷院畫家(詞臣畫家最多的為董邦達)。

那對于張宗蒼的畫兒,乾隆爺到底多喜歡?怎麼誇的呢?我們選幾句兒大家邊看邊學習下?

乾隆二十年題誇:

乾隆三十九年題誇:

乾隆四十八年題誇:

嗨~你以為就這些嗎?噢漏,說在如下這張,現存台北故宮的《張宗蒼畫山水》上,乾隆爺分别于乙亥、丁亥、己醜、甲午、乙未、己亥、壬寅、癸卯、己巳、丁未、戊申、庚戌、辛亥年!!最晚的一條為乾隆爺81歲時所寫,天知道那時距離張宗蒼去世,都已過去30多年!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張宗蒼《畫山水》 138.1×64.3cm 台北故宮藏

成畫之時人未識,茲看畫似識人時。張宗蒼走後,乾隆皇帝幾十年屢屢思念不止,下令凡張宗蒼入宮以前的畫作,都要搜羅進宮裝池珍藏,乾隆爺還每每睹畫兒思人:成畫之時人未識,茲看畫似識人時。想到白發蒼蒼的張宗蒼,日日夜夜兢兢業業作畫的身影,乾隆爺都自責對張宗蒼不夠好。親們,就問,這是什麼樣的神仙cp才幹得出來的事兒啊?!此刻小編隻想吟一句: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斯人若彩虹,四年早足夠!好麼?!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藝苑巨擘 中吳宗蒼 現身佳士得

我們在上面說,隻要是張宗蒼出品,乾隆時期全都被收進宮中。是以,如今的拍場,要麼很難很難有張畫兒現身,要麼每出一件,都必來源顯赫,品質卓絕。即将于5月舉槌的佳士得春拍,就重磅釋出了一件人間少有的張畫兒。下面我們用三個關鍵詞,來和大家細看此畫兒:

# 石渠寶笈 #

大家知道,隻要提到“石渠寶笈”這四字兒,就相當于給作品本身定性:第一,它出身高貴,渾身自帶皇家之氣;第二,幾乎百分百保真,尤其是如果一幅作品完全符合《石渠寶笈》記載,作品上的清宮印章也全都能對上,就幾乎不用作太多的研究——真迹無疑。

來自佳士得官宣表示,此畫除了钤有石渠五寶玺外,乾隆皇帝還钤了 “淳化軒”、“淳化軒圖書珍秘寶”、“信天主人”、“八征耄念之寶” 等諸玺;及後嘉慶皇帝钤 “嘉慶鑒賞”、“嘉慶禦覽之寶” 二玺,宣統皇帝又钤 “宣統禦覽之寶” 等,計钤用内府禦玺19枚,尤見珍賞之外,真迹妥妥的。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梧館新秋》局部圖 這戳大家看出來誰蓋的麼?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梧館新秋》局部圖 看看這戳兒蓋得!

這些内府用禦玺 “淳化軒” 和 “淳化軒圖書珍秘寶”,不僅有“保真”功效,而且還暗含其他,比如此作畫于圓明園中,畫中内容當即以園中秋景為題,乾隆即堂屋紅衣端坐之人,遠遠湖中撐舟者或為張宗蒼自家幻身。

此外,從 “古稀天子之寶” 以及 “八征耄念之寶” 等禦玺可以看出,乾隆晚年不止一次開卷《梧館新秋》,觀賞之餘,溢生思念張宗蒼之情,乾隆自注說:“此幀作于乾隆丁卯(1747),其時宗蒼猶未入畫苑。今觀其畫,如觑其人,而宗蒼久已作古矣。”

# 畫中梧館 #

根考證,畫中“梧館”也是圓明園中的一個重要建築,即碧桐書院,碧桐書院建于乾隆九年(1744年),位于圓明園後湖東北角,為九洲景區中的一景,是乾隆皇帝讀書作畫之處,書院周圍種植有大量梧桐樹,故稱“梧館”,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

“梧館”與“淳化軒”相應證,暗示了這幅手卷極為顯赫的出生。乾隆皇帝在畫上題寫道:“清晖懸處淡煙光,濯濯嶤峰帶翠涼。梧館蕭閑人倚榻,好教賦句屬歐陽。”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梧館新秋》局部圖 紅衣端坐者乾隆爺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梧館新秋》局部圖 駕一葉扁舟者乃宗蒼本人

# 宗蒼筆法 #

細觀畫卷本身,其右方遠處繪山川林木,山屋水閣,近處一童仆捧書往中間堂屋走來,屋中一紅衣人端坐榻上凝視庭前梧桐。屋左有一湖,岸邊蓮葉垂柳,屋園後山岚浮煙,遠處幾棟屋宇,湖中一藍衣人劃小舟往堂屋處前來。

時值夏秋之交,山川樹葉未染霜紅,望處猶是綠意蔥茏,而張宗蒼卻以藤黃淡染,烘托出時節正在變化之中。乾隆禦題詩中用 “翠涼”、“梧館” 不經意點出秋來,末句 “好教賦句屬歐陽” 更是化用歐陽修《秋聲賦》意,詩中不及秋字而秋意頓生。繪畫和題詩,妙在意境相合無礙。

乾隆欣賞張宗蒼的繪畫,妙在畫理與氣韻,這從他的《禦制詩》和注中略見一斑:“他人之畫畫其法,宗蒼之畫畫其理,求之于今幾莫儔,求之于古竟堪比,黃大癡、倪高士,之二子中得神髓。” 又說:“昔每觀宗蒼畫,問成否?曰氣韻未至,少旋曰氣韻來,則畫就矣。此最得畫法三昧,庸史不知此也。” 由此可見,張宗蒼師從黃鼎,循太老師王原祁而上溯元人山水之法,在乾隆皇帝心中的繪畫位置不讓古人,殊非其他内廷畫家可以比肩。

而且,張畫兒以幹筆積累山石皴法,以淡墨處理林木之間,幹濕并重,層層積染,由此将宮廷畫院派慣有的甜熟柔媚之習氣一洗而空,彰顯了其山水畫中特有的深厚氣韻,以及深遠的廟堂意境。而享盡世間繁華,踏遍千山萬水的乾隆爺,要得不就是這樣一絲絲兒本真嗎?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梧館新秋》 局部圖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最後我們說,巧的是!我們從此卷《梧館新秋》上乾隆帝辛未(1751)禦題詩署款可知,此畫兒正是張宗蒼剛剛入宮不久畫成。我們可以試想,那時年過六旬的張宗蒼,從蘇州一個名不經傳的凡夫俗子,一步登天成為天子的心尖寵,萬人眼中的大紅人,夢醒時分,他會是怎樣的感激慶幸,又略帶那麼一絲絲兒恍如隔世?當然他也清楚的知道,乾隆爺對自己的賞識和恩情,隻有以畫筆為報。是以,初到宮廷,小試牛刀時,其用筆用墨,何等的用力用心,自不必多言。

再放眼當下,張宗蒼出品,要麼高居廟堂,成為身居台北故宮一樣的寶藏;要麼偶現拍場,那也是頂級中的頂級,比如2018年,其同款山水圖就重新整理紀錄,拍出超8000萬。縱覽全篇,我們說,正是因為那次南巡,乾隆爺在千萬人中,多看了一眼(畫兒),才成全了張宗蒼身前身後名。300年前,那是一段君臣間的美好相遇;300年後,拍場上又會有掀起怎樣讓人激動的交彙瞬間?我們拭目以待!最後的最後,放一張高清大圖在此,誠邀大家細品味可好?

敬請橫屏欣賞全圖

石渠寶笈NO.1張宗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