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硬筆書法湧入中國,這種便利、快捷的書寫工具極其受國人的喜歡,很快便取代毛筆成為人們書寫、繪畫的主要工具。
而毛筆作為國人土生土長的書寫工具,曆經千年的沉澱,論造詣和内涵自然要硬筆書法高出很多,硬筆書法可以說是取法于毛筆書法,去其肉筋存起骨質,實用性大大提升,但藝術性卻降低許多。

《姜東舒小楷書法集》
但是硬筆書法的學習群體是龐大的,我們若是想學好硬筆書法首先要有一個好的法帖來引導。
正如學習毛筆書法一樣,非常注重入門教材,一部好的入門教材決定着你日後的書風、用筆、構字的取向,能夠讓你在日後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事半功倍。
硬筆書法的學習也是如此。
這裡為大家推薦當代一位書法家——姜東舒。
姜東舒老師在文化與藝術上都頗有建樹,曾從事書法活動60年有餘,可謂是篆隸真行草諸體皆精。 他将毛筆中的柔媚圓潤之姿态與硬筆書法中等雄健豪放相結合,求遍及古代名碑法帖之篆隸正行草諸體,其妙心獨運熔鑄篆隸行草與魏碑諸體于一爐,創立出一種獨特的楷書——“姜氏破體”,又稱為“姜體”,為我國書壇一絕。
姜老師也曾多次遠赴日本舉辦書展,為其講解書法,其字也是震驚日本書壇,真是一手楷書冠絕中日!
姜東舒是張宗祥的關門弟子、得意門生,兩人的相識頗為有趣,應征那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1958年,落魄的姜東舒在浙江圖書館找到一份臨時工的工作,負責圖書館的衛生以及打雜,因其字較為出衆,圖書館管理人員便讓姜東舒負責寫寫告示、指向牌、智語等工作。
一日,張宗祥在主持圖書館周年慶,見一智語便挪不動步了,智語上寫着“請不要随地吐痰”,張宗祥詢問這字出自何人,于是張宗祥、姜東舒便相識了。
看似一句不起眼的智語“請不要随地吐痰”,卻字字有血有肉、有闆有眼,凝聚了姜東舒的心血,懂書法的人看了怎麼會不動容?
姜東舒的楷書不同于現代的書法家,不是那種千篇一律地追求橫平豎直,而是頗有《靈飛經》之感,風姿綽約、神采飛揚、構字奇特巧妙,飄逸中不失穩重、典雅中不失遒勁,實乃是當今小楷的第一範本。
今天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将姜東舒的楷書書法作品進行整理彙總,編制出一本《姜東舒小楷書法集》,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姜東舒小楷書法集毛筆硬筆練字帖臨摹欣賞 ¥36 購買
——編輯 芊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