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帽錐尾鹦鹉》

使用了照相機:尼康 - d90

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适合抓握,鹦鹉的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堅果。鹦

鹉主要分布于熱帶,亞熱帶森林中羽色鮮豔的食果鳥類。鹦鹉中體形最大的當屬紫藍金剛鹦鹉,身長可達100cm,分布在南美的玻利維亞和巴西。雖然在某些地區常見,但人們為盈利而大量誘捕,已使它們面臨嚴重威脅。最小的是生活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一帶的藍冠短尾鹦鹉,身長僅有12cm,這些鹦鹉攜帶巢材的方式很特别,不是用那彎而有力的喙,而是将巢材塞進很短的尾羽中,同類的其他的情侶鹦鹉,也是用這種方式攜材築巢的。侏鹦鹉屬有6種,全長都在10厘米以内。6種僅見于新幾内亞和附近島嶼。這是鹦形目中最小的。

鹦鹉類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都有分布。在南半球有些種類擴充到溫帶地區,也有一些種類分布到遙遠

的海島上。鹦鹉在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種類最多,在非洲和亞洲種類要少得多,但在非洲卻有一些很有名的種類,如灰鹦鹉、情侶鹦鹉、牡丹鹦鹉。拉丁美洲的鹦鹉中最著名的是各種大型的金剛鹦鹉。大洋洲的鹦鹉比拉丁美洲更加多樣化,足趾為對趾型,第二三趾向前,包括一些人們最熟悉的、最美麗和最獨特的鹦鹉。其中澳洲的虎皮鹦鹉和葵花鳳頭鹦鹉等是人們最熟悉的鹦鹉。紐西蘭的鸮鹦鹉是已經失去了飛翔能力大型鹦鹉,而紐西蘭的啄羊鹦鹉則進化出了一定的肉食傾向,啄羊鹦鹉也是分布最高的鹦鹉之一。大洋洲種類繁多的吸蜜鹦鹉則屬于最美麗的鳥類,比如斐濟的藍冠吸蜜鹦鹉。鹦鹉是人們喜歡飼養的寵物,其野生種群也是以而受到威脅,很多種類都成為了瀕危物種。我國原産的鹦鹉隻有7種,分别是大绯胸鹦鹉、绯胸鹦鹉、灰鹦鹉、花頭鹦鹉、紅領綠鹦鹉、長尾鹦鹉、短尾鹦鹉,全部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金帽錐尾鹦鹉(學名:aratinga auricapillus)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鈎曲,上颌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鳥體羽毛為深綠色,前額、頭頂以及眼睛周圍為橘黃帶點紅色;臉頰部分則帶有點橘黃或是金黃色。晚成雛。主要栖息地是幹燥及半幹燥的地區,熱帶的低緯度森林地帶,充滿棘叢和樹木的平原和松木山林區。主要的食物為種子、漿果、水果、堅果、昆蟲以及其幼蟲等,通常成對活動,繁殖期聚小群,分布于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