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博專家段勇:科技考古提取到絲蛋白發現了絲綢,就期待發現文字

作者:紅星新聞

金面具、青銅人像、玉琮、金箔、象牙……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新發現的6座文化“祭祀坑”,重量級文物頻頻出土。

借助科技的力量,一些肉眼難以辨識的資訊被提取,正是因為高科技在三星堆遺址考古中的運用,專家在器物坑内發現絲綢朽化後的殘留物,并且在樣土檢測中多次發現蠶絲蛋白,用事實證明了3000多年前的三星堆王國已開始使用絲綢。

文博專家段勇:科技考古提取到絲蛋白發現了絲綢,就期待發現文字

↑三星堆博物館展場内的展品——青銅大面具 資料圖

科技考古提取到絲蛋白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資深文博專家段勇介紹,此次考古發掘和保護研究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作考古發掘、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全過程緊密結合。考古發掘現場被大跨度鋼結構大棚覆寫,裡面有數個通透的玻璃“考古艙”将新發現的6座“祭祀坑”罩住。這些“考古艙”内各種先進裝置一應俱全,不僅能控制發掘現場的溫度、濕度,還能減少從業人員帶入現代的微生物、細菌等。

他認為,在1986年那一次考古發掘中,盡管相關專家有這個意識,但是當時條件不成熟,是以沒有找到絲織品的證據,而這一次,考古發掘人員從一開始就留意了,“從填土開始,大家就非常留意這個問題,最後有了重大發現。”

在4号坑出土的一件器物上,專家發現了絲織品殘痕,也提取到了絲蛋白,“這證明三星堆當時的确是有絲綢。科技進步,理念進步,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重大收獲。”

四川與絲織品有淵源

“曆史上,其實四川與絲綢是有一定淵源的。”段勇認為,此次科技考古新發現中最典型的就是絲織品。

資料顯示,中國是絲綢的發明國。據曆史文獻記載,四川地區與絲綢有很密切的聯系,傳說最早發明絲織品的人就是中華始祖黃帝的妻子嫘祖,而螺祖就是蜀人,她就是養蠶缫絲的發明者。

據記載,古代印度用的一些絲綢之類的東西,也來自于蜀地,包括張骞出使西域時,在大夏國(今阿富汗)市場上有兩個重大發現。一是發現蜀郡的蜀布,二是發現邛竹杖。有人分析,蜀布可能就是絲綢之類的東西。段勇介紹,成都地區出土的老官山漢墓中曾出土織機,這個織機複原以後還複制出了蜀錦,這些都證明四川地區和絲綢的淵源。“三星堆的青銅大立人身上有花紋,那麼華麗的服飾,有人認為,這些花紋跟絲綢類紡織品一定關系。”

文博專家段勇:科技考古提取到絲蛋白發現了絲綢,就期待發現文字

↑青銅大立人 資料圖

期待發現文字 或許能靠技術解決

“發現了絲綢,就期待發現文字。下一步,三星堆很有可能也要靠這種理念和技術的進步來解決這個問題。”段勇介紹,中國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晚期殷墟出的甲骨文,還有就是金文,這些都是在甲骨和青銅器很堅硬的物質上留下來的。

“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當時人的文字絕不可能都是留在這裡。”他介紹,當時的文字或留在絲綢上,或者是在木頭上面,或者是在竹子上面,或者是在泥土上面,都會有一些文字。在甲骨上面刻的文字和青銅器上鑄的金文,因為材質堅硬,是以保留下來了,而其他材質比較脆弱,沒有保留下來。是以通過技術,在現代科技儀器的幫助下,也有可能有重大發現。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編輯 于曼歌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文博專家段勇:科技考古提取到絲蛋白發現了絲綢,就期待發現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