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4月9日電 綜述:“哈利·波特”魔力為倫敦劇院帶來更多年輕戲迷
新華社記者梁希之
“哈利·波特”的神奇魔力9日晚再度征服英倫,不過這次不是在書店或電影院,而是在英國戲劇及音樂劇最高獎勞倫斯·奧利弗獎的舞台上——舞台劇《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成功獲得創紀錄的9項大獎,成為英國戲劇史上近年來罕有的奇迹,也為倫敦劇院吸引了很多年輕戲迷。
由英國作家J.K.羅琳創作的“哈利·波特”奇幻文學系列小說已被翻譯成75種語言,在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出版,名列世界最暢銷小說之列,改編的電影也多次創下票房紀錄,成為全球最賣座的電影系列之一。
與“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前7本書不同,《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是一部在倫敦西區劇院上演的舞台劇,分上、下兩個部分,于2016年7月30日正式演出。故事聚焦于即将邁入中年的哈利·波特在英國魔法社會的掙紮與人生曆程,描述了他與次子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發生的一連串故事。自公演以來,該劇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到2018年初的預售戲票都已售罄。
不過,該劇主創人員坦承,若不是因為“哈利·波特”本身的名氣所在,這部劇可能無法造就如此輝煌,吸引如此多觀衆、尤其是年青一代買票進場觀看。
英國演員傑米·帕克憑借在《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中飾演成年波特獲得勞倫斯·奧利弗獎最佳男主角的殊榮。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不是因為“哈利·波特”系列作品此前獲得的巨大成功,對該劇的批評和質疑聲可能早已埋葬了它。
帕克說,該劇成功地吸引了很多觀衆,包括那些通常不願意去劇院的年青一代,他們中很多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忠實粉絲,被哈利·波特的魅力和故事劇情吸引買票進場觀看。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戲劇似乎顯得有些不合時宜,正面臨新技術和新娛樂手段的挑戰。與羅琳共同創作本劇的傑克·索恩說:“我們正在和Playstation(索尼公司的家用遊戲主機)展開競争,若想獲勝,我們必須成功吸引遊戲機的玩家,并把他們帶入劇院。”
索恩說,來劇院觀看《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的觀衆中,有75%左右是新戲迷,他們看完本劇後又順便看了其他劇目,然後其中很多人是以愛上了劇院。
這部“哈利·波特”新劇是去年倫敦西區上演的重頭戲之一,和《阿拉丁》《滑稽女郎》等招牌劇目一道為倫敦西區帶來豐厚收入。統計顯示,2016年倫敦西區劇院的票房收入達1.53億英鎊(約合13億元人民币),比2015年增長了8%,一舉扭轉了此前一年下跌4%的頹勢,劇院上座率也上漲了2%。
導演約翰·蒂法尼說,他已經帶《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的演出團隊去紐約考察,為下一步去百老彙劇院演出做準備,預計該劇将于2018年春季在百老彙正式上演。“哈利·波特”的魔力屆時是否能穿越大西洋,吸引更多年輕戲迷進入劇場,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