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莫紮特到百老彙”女高音德·尼茲與琉森節日弦樂團共同登台

3月7日,琉森節日弦樂團将與女高音歌唱家達涅拉·德·尼茲共同登台國家大劇院。女高音歌唱家德·尼茲将在本場音樂會上為觀衆同時帶來古典主義時期奧地利作曲家莫紮特經典歌劇詠歎調和20世紀百老彙經典音樂劇唱段。

“從莫紮特到百老彙”女高音德·尼茲與琉森節日弦樂團共同登台

1938年,意大利指揮家托斯卡尼尼在瑞士小鎮琉森創辦了琉森音樂節。時至今日,琉森音樂節已經成為了古典音樂界最受矚目的盛事。1956年,指揮家魯道夫·鮑姆加特納和小提琴演奏大師沃爾夫岡·施奈德漢共同創立了琉森節日弦樂團,這支十七位弦樂演奏家與一位大鍵琴演奏家組成的弦樂團逐漸成為全世界範圍内最受矚目的室内樂團之一。在每年的琉森音樂節上,琉森節日弦樂團的亮相都會受到音樂節觀衆的熱烈歡迎。

“從莫紮特到百老彙”女高音德·尼茲與琉森節日弦樂團共同登台

此次造訪國家大劇院,琉森節日弦樂團将與澳洲女高音達涅拉·德·尼茲共同登台。德·尼茲在18歲時通過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的林德曼青年藝術家發展計劃步入歌劇世界,19歲時在美國大都會制作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飾演芭芭麗娜這一角色。借助出色的嗓音和精緻的表演,德·尼茲在世界舞台受到了觀衆們的喜愛,在巴黎國家歌劇院、齋藤紀念音樂節和荷蘭歌劇院等重量級舞台飾演了衆多經典歌劇角色。她不僅擅長演唱古典時期莫紮特筆下歌劇中的女高音角色,對演繹意大利美聲歌劇同樣有着豐富經驗,與此同時,亨德爾等巴洛克時期作曲家創作的歌劇詠歎調也經常作為德·尼茲的音樂會曲目出現。

在國家大劇院的音樂會上,達涅拉·德·尼茲将與琉森節日弦樂團共同為觀衆呈現“從莫紮特到百老彙”這一主題,用歌喉與旋律連接配接古典主義時期和二十世紀通俗音樂這兩大藝術流派。在音樂會的上半場,琉森節日弦樂團将以莫紮特經典的《d大調弦樂嬉遊曲》作為開場,這部作品創作于1772年。透過這部風格清新的室内樂作品,觀衆不難發現當時的莫紮特雖然僅有16歲,但已然迎來了人生第一個創作高潮。流暢歡快的弦樂旋律極具作曲家個人風格烙印,遍布全曲的豐富裝飾音為整部作品營造了典雅又不失趣味的氛圍。緊接着,女高音歌唱家達涅拉·德·尼茲将登台演唱莫紮特《唐璜》《托狄的仁慈》這兩部經典歌劇中的著名詠歎調。“啊,逃離叛徒!”和“這個忘恩負義的人背叛了我”這兩首出自莫紮特《唐璜》的著名詠歎調都表達着劇中女性角色對劇中花花公子“唐璜”的控訴,情感強烈、旋律跌宕,對歌唱者的聲音把控能力有着極高要求。詠歎調“我要走了,但願帶來和平”則選自歌劇《托狄的仁慈》。《托狄的仁慈》創作于1791年,“我要走了,但願帶來和平”是全劇最著名的詠歎調之一,同時也是深受女高音歌唱家青睐的音樂會曲目之一。

在音樂會下半場,琉森節日弦樂團将以巴托克的《弦樂嬉遊曲》作為開場。與上半場莫紮特的《d大調弦樂嬉遊曲》形成強烈對比,巴托克的作品所特有的新民族主義作品風格極為顯著。這部現代風格顯著的作品昭示着音樂會的下半場将屬于缤紛多彩的20世紀。2018年,是美國指揮家、作曲家倫納德·伯恩斯坦誕辰100周年,全世界範圍内即将在2018年掀起一場紀念這位偉大音樂家活動的高潮。在本場音樂會中琉森節日弦樂團與歌唱家德·尼茲也精選了多首由伯恩斯坦創作的音樂劇中的經典旋律。德·尼茲将現場演唱音樂劇《彼得·潘》中的經典歌曲“同我一起如夢”、《西區故事》中脍炙人口的唱段“我很美麗”以及《奇妙小鎮》中的唱段“一點點心動”。這些唱段極具上世紀中期美國百老彙音樂劇黃金時代風格,略帶爵士味道的曲調輕松悠揚,略顯俏皮的節奏更彰顯劇中各女性角色向往自由生活和渴望愛情的心境。除了伯恩斯坦創作的音樂劇選段,歌唱家德·尼茲與琉森節日弦樂團還将為觀衆共同呈現來自音樂劇《滑稽女郎》《花鼓戲》《畫舫緣》等作品中的經典唱段。其中《花鼓戲》是作曲家理查德·羅傑斯和劇作家奧斯卡·哈默施泰因二世根據中國作家黎錦揚同名小說創作的經典音樂劇作品,講述了唐人街中幾代人的沖突和代溝,劇中經典唱段“喜歡做女孩”将在中國唱響,對于觀衆們而言也将感受到一份親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