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敵破壞王2》的14個網際網路隐喻槽點 看明白了嗎?

作者:丁道師

周末去看了《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全程近2個小時沒敢眨眼睛。被絕妙的設定和大開的腦洞一次次震撼,平均不到三分鐘,就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一次。

《無敵破壞王2》的14個網際網路隐喻槽點 看明白了嗎?

作為一個從業十幾年的網際網路老人,看之前很擔心迪士尼搞砸了,畢竟網際網路背後的架構和技術是複雜的,怎麼表述能讓8歲小朋友看懂,同時還又能不失網際網路文化精髓且兼顧鏡頭語言的流暢,最後還要滿足迪士尼一貫和和美美的價值觀,這真是一個難題。

沒想到,迪士尼又一次做到了,不管是從遊戲機時代到wifi網際網路時代的夢幻過渡,還是網絡協定、路由器、中繼站之間連接配接和互動,乃至網絡衆生衆相的拟人呈現,無不創意滿滿又恰到好處,而且一次次緻敬(吐槽)了無數知名ip,情懷滿滿。

今年上半年其實出現過一部類似的電影《頭号玩家》,收獲了驚人的票房和口碑成績。珠玉在前,《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依然能夠全新創新,這不得不讓人感慨迪士尼的偉大,以及這個世界的奇妙所在。

當然,對于鐵杆影迷來說,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數彩蛋了。不管是剛剛離開我們的斯坦李老爺子,還是100mbps的限速路牌,乃至“我是格魯特”的台詞,以及十幾位公主的技能時刻,都被我們的網友找了出來,樂此不彼的在社交網絡讨論。最新的資料顯示,僅僅上映3天,已經有超過104個彩蛋被中國影迷發現。

《無敵破壞王2》的14個網際網路隐喻槽點 看明白了嗎?

不過,今天我們不談彩蛋,聊點你在網上沒看到過的次元。這部電影的續集,命名為《大腦網際網路》,自然離不開網際網路産業和文化中的一些梗以及槽點以及隐喻,我們今天就來談談。

什麼都有賣的暗網

網際網路老鳥們都知道,這個世界有兩個網際網路,一個是明面的網際網路,一個是地下網際網路。 你所能想到的罪惡和肮髒的東西,在暗網都有兜售。

《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中,主人公拉爾夫去買病毒的地方,就是通過暗網。後來這個病毒的威力有多大,大家也都看到了。這裡要告誡我們的小朋友:守腦如玉,遠離暗網!

不确定因素的“404”

拉爾夫因為可能會失去朋友,暴怒之下随手舉起一個物件,砸到了一個無辜的使用者(id)。沒想到這個id在真實的世界中是個知名的kol(這個kol還真有原型,這裡不提了),她接着突然掉線,無辜的被“404”了。

莫名其妙的被k後,這位kol斜着眼睛,不停的敲鍵盤時,内心放佛疾呼“why”。看到這一幕,和我同去觀影的一位營銷行業的kol,相視一眼,然後會心一笑。

遊戲廳的輝煌 被網際網路無情的沖擊

一個遊戲廳,串聯起來兩部《無敵破壞王》,該遊戲廳的老大爺也見證了遊戲産業從遊戲廳進階網際網路遊戲時代。

《無敵破壞王2》的14個網際網路隐喻槽點 看明白了嗎?

在第二部中,有個細節可能大家都忽略了。這位老闆是用一台非常老式的蘋果桌上型電腦,接入的網際網路。這裡其實就能釋放出一個信号:大家知道,在很多年前,蘋果的桌上型電腦不管在美國和中國都算奢侈品,那個年代能買得起蘋果電腦,說明當年經營遊戲廳賺了很多錢,輝煌一時。而今天依然還通過這台老掉牙的電腦,接入網際網路,也反應了當下遊戲廳沒錢可賺,進入沒落時代。

中病毒後滿屏的拉爾夫 讓人聯想到熊貓燒香等蠕蟲病毒

在這部電影結尾部分,有幾分鐘的畫面,估計密集恐懼症患者看了後會很難受。當時,整個網際網路世界,被病毒複制感染後,出現了幾萬個拉爾夫,不停的奔跑。

熟悉網絡安全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蠕蟲病毒。很早的時候,蠕蟲病毒發作時會在螢幕上出現一條類似蟲子的東西,胡亂吞吃螢幕上的字母并将其改形,是以稱之為蠕蟲病毒。這種病毒會利用網絡進行複制和傳播,當年在中國紅極一時的熊貓燒香,其實也是一種蠕蟲病毒。是以,當滿屏的拉爾夫朝着我奔來時(戴了3d眼鏡),第一時間想起了熊貓燒香,感慨時光飛逝,熊貓燒香也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

中國元素紮堆出現後的尴尬:真的隻是路牌

這幾年中國元素,紮堆似的出現在了好萊塢電影中。不過,好萊塢用中國元素,更多的是為了中國觀衆手裡的鈔票,很少有電影在核心劇情中真正融入中國元素。是以這幾年中國元素進入好萊塢,被人評價“花瓶”或者“醬油”的稱謂。

同樣在《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中,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也想當然的紮堆出現,這其中包括騰訊qq、貓眼電影、微網誌、天貓等等。這一方面讓我們這些網際網路從業者感到興奮,但一方面又暗自感傷:人家迪士尼真的隻是把我們的logo做了植入,當做路牌而已。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相比之下,eaby、谷歌等已經成為劇情的一部分。

網絡遲緩

拉爾夫們進入網際網路世界之後,有一座大樓的挂鐘很醒目,是個緩沖中的轉圈符号。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網際網路老鳥們忍不住會心一笑了。在早些年,通路網絡非常慢,我們打一個網站的時候,螢幕中間經常會有一個緩沖的符号。

《無敵破壞王2》的14個網際網路隐喻槽點 看明白了嗎?

到了今天,我們通路正常的網站,幾乎都是唰的一下,沒有“進入”的那個過程。讓人感慨,就單單這個緩沖中的符号(可能就隻有1秒鏡頭),足顯了迪士尼的誠意以及對細節的把控。

不停提醒的支付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很多網站或者app,使用者體驗非常差,很多功能和服務不知道從何下手,這其中的代表平台是亞馬遜和ebay。但是(重點來了),當你要支付的時候,就非常的友善了,不管你跑到哪個頁面,想找到支付入口總是非常友善的。

《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中對這種現象,進行了無情的吐槽和諷刺。拉爾夫在ebay拍賣了一個方向盤,因為沒錢暫時離開了,此後各種場景中,ebay的拟人形象多次提醒拉爾夫剩餘支付時間,真夠貼心的額。

博傻的拍賣模式 聯想到美團和餓了麼擡價

讓我們再來說ebay!《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這部電影,其實主要呈現的網際網路企業就是ebay!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中國早期的淘寶是學習的ebay,即拍賣模式,當時拍賣模式風靡一時。相比之下,感覺還是今天直接購買或者拼團模式來的友善。

正如我們上文所說,兩個主人公因為不懂ebay拍賣規則,互相擡價,把原本200美元的方向盤,炒到了3萬美元左右。

拍賣模式的問題很多,在中國典型的就是“托”了。惡意擡價已經深入了幾乎所有的拍賣場景,這幾天有個新聞截圖在中國網際網路業界刷屏,說的是美團的聯合創始人王慧文接受了36氪的采訪,并在采訪中透露在阿裡收購餓了麼的交易中,美團也曾經有過一次“神助攻”,間接幫餓了麼擡價20億美元。《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無形中諷刺了阿裡和美團這種非理性擡價。

拉爾夫吸粉和偷流量

中國文化很是博大精深,比如“掉地上”和“掉地下”其實是一個意思,而“吸粉”和“吸引粉絲”兩個詞彙其實是兩個意思。吸引粉絲顯得高大上,而吸粉一般暗指用了各種野路子。

這次《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最讓我拍案叫絕的地方,就是關于吸粉的呈現,這一次中美網際網路對吸粉的了解完全一緻(我很擔心他們拍成吸引粉絲)。在迪士尼這部電影中,怎麼表達網際網路吸粉文化的博大精深呢?真的非常有創意,電影中有一個類似抖音的短視訊平台,官方npc就拿了兩台吸塵器,對準這台下的觀衆,呼呼幾下就把他們的紅心(代表點贊)吸走了。看到這裡,再次感歎這個吸粉的設定太牛,詞彙簡單粗暴,呈現也簡單粗暴好了解。

還有一個鏡頭中,拉爾夫為了更多的流量和點贊,通過移動螢幕,把别人的視訊點贊據為己有。這種方式,在業界俗稱“偷流量”,比吸粉更可惡。

贊姐的推廣小隊 隐喻聯盟廣告

繼續說類似抖音的那個短視訊平台。這個平台的負責人,叫做“贊姐”,主要工作就是挖掘以及推廣平台的短視訊。

一開始是通過平台的機制來進行視訊的推薦和呈現,達到推廣優質視訊的目的。後來我們發現,贊姐的短視訊廣告内容,跳出了自有平台,出現在了網際網路世界的其他網站和app中,這是怎麼操作的呢?這其實背後的操作方式就是廣告聯盟(也就是廣告主,不需要聯系媒體或者網站,直接通過聯盟,一鍵就可以将内容推廣到幾十萬個平台),在現實世界中,美國的代表是谷歌廣告聯盟(adsense),中國的代表是百度廣告聯盟。

煩不勝煩 彈窗廣告

網際網路世界中,讓人深通惡絕的彈窗廣告怎麼可以被《無敵破壞王2》漏掉呢?畢竟這種煩不勝煩的廣告方式,在今天時刻伴随着我們。中美網際網路,從pc到移動,彈窗廣告形式至今依然是主流之一,使用者雖然反感,但效果直接粗暴,依然被廣告主,尤其是涉及不法内容的廣告主親睐。

《無敵破壞王2》的14個網際網路隐喻槽點 看明白了嗎?

《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中對彈窗廣告的隐喻和諷刺,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準,并且讓主人公點選彈窗廣告的相關後果,參與到了劇情發展的程序中來。這個地方很難展開講,要不然真的劇透了。

不要看評論,不要看評論,不要看評論

經常有剛開始在微信等平台創作的朋友,咨詢我有什麼注意事項。我會說“不要看評論,不要看評論,不要看評論”,重要的事情說三次。因為網際網路是一個散發美好,也散發惡臭的世界,如果心裡承受能力不夠強,哪怕隻有10%的評論是惡意的,就會打擊創作者,尤其是新人創作者的信心。

我們的主人公拉爾夫就是如此,剛剛成為了短視訊網紅,“手賤”不小心看了評論,面對好幾屏的負面差評,忍不住心灰意冷。這時有人勸他(大意)“網紅發視訊第一原則,不要看評論”。

網紅們紅的快謝的也快 一小會就蔫了

從芙蓉姐姐到後街男孩,從papi醬到mc天佑,可能大家注意到一個現象:那些短期内爆火的網紅,往往紅的快謝的也快。同樣,國外youtube平台上的網紅也是,幾年前爆紅的網紅,大部分的在今天無人問津。

《無敵破壞王2》當然沒放過這個現象,還是在那個類似抖音的平台上,當我們的主人公享受到了走紅帶來的滿足,但僅僅一小會後視訊被頂了下去,成為了過氣的網紅。此後為了維持熱度,賺取更多的錢,主人公算是豁出去了,雖然沒有快手網紅吃燈泡和蟲子的行為,但基本上也什麼都拍崩塌了人設,總之最後在這個審醜的時代,他賺夠了足夠的錢。

猜你喜歡 往往是不準确的

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了,這幾年我們的主要網際網路服務,都自作聰明的通過所謂的大資料分析和人工智能推薦,推出了“猜你喜歡”的服務。比如在淘寶買東西,在百度使用搜尋服務,在今日頭條看新聞等等,很多資訊都是平台給你以為你喜歡的,但很多時候适得其反,往往不是我們所需要的(詳情參考我之前做的分析《大資料冷思考:個性化推送往往起相反作用》)。

《無敵破壞王2》同樣也對這幾年流行于中美網際網路服務中的“猜你喜歡”做了深刻又好玩的諷刺。主人公拉爾夫進入網際網路世界,使用搜尋服務時,還沒開口,服務提供商自作聰明的問主人公是不是想搜尋某某詞彙(列舉了一大堆,但都不是主人公想要的),這個地方其實就是諷刺當下我們的網際網路對人工智能和所謂精準推送的濫用。

寫在最後:迪士尼對細節的把控真的“令人發指”,我就舉一個例子。電影中,集中出現了十幾位公主,迪士尼居然找了當年分别給這十幾位公主配音的演員,重新出山配音(除了個别去世或者年老者以外),一點都不含糊。

總之,《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是今年最好的卡通片,沒有之一。它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對我們當下網際網路的美好以及問題的映射。雖然是一部虛構的動畫電影,但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