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柿之鄉”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入秋後,滿眼的紅火,滿樹高挂的紅柿子,滿院、滿屋堆放的紅柿餅、柿子皮,被豐收喜悅映紅臉龐的恭城柿農。

天氣轉涼後,樹葉脫落,留了一樹的紅柿子,這個時候是柿農最繁忙的時候之一,起早貪黑的摘柿子成了當地獨特的豐收景象。圖為一位柿農在自家園子裡摘柿子
摘柿子是勞累的,無疑也是幸福的,這個時候的柿子已經開始脫去澀味,休息的間隙,撿個軟的柿子,撕開皮,用力一吸,甜甜的、涼涼的,瞬間沖去一身的疲累。
作為全國最大的柿餅産出地,每年産出鮮柿和柿餅50多萬噸。加工柿餅是家家戶戶這個時節的首要工作,柿子皮在老鄉的手下劃過一道長長的抛物線飛落地面,一枚脫皮的柿子就加工好了。
成堆的柿子皮挂在門前的架子上晾曬着,經過一段時間的晾曬,果皮的澀味也會褪去,柿子皮也變成了有嚼勁的美味零食。
晾曬柿餅的工序是繁雜的、枯燥的,一遍遍的檢查、翻曬。注意天氣的變化,遮雨、遮陽等等。
柿餅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一遍遍的用手去捏了,等晾曬到一定的程度,有經驗的柿農就會去一遍遍的捏着柿餅,晾曬、捏制好的柿餅等着起了“霜”,就成了這個季節最美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