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學評論|央視綜藝《讀書人》:文心與時代緊張回歸

作者:文彙報
文學評論|央視綜藝《讀書人》:文心與時代緊張回歸

"沒有人能完全改變世界,但人類了解世界、改變世界的沖動決定了我們的進步和飛躍,"央視大型文化節目《朗朗的讀者》第三季開播時說。"

我們能改變世界嗎?這不是一個新的命題,但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命題。

在離開1000多天後,《讀者》第三季帶着一種時代緊張感回歸。在第一集中,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楊元喜講述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背後的故事。中國的原子鐘準确率達到了三百萬年一秒的誤差。改變世界的力量是什麼?就是這樣。

從《讀者》第三季可以看出,文學是這個節目中的"點睛之筆",它照亮了讀者一生奮鬥的故事,并起到了主導作用。這就是Reader的優勢。在短視訊盛行、一些綜藝節目以娛樂為先的時刻,太多的觀衆想通過觀看這樣的節目獲得精神營養,并受到啟發,覺得我們的世界是燦爛的。

它讓我想起了如何重新了解文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我們中國古人講文學的時候,總是把"文本"放在第一位,就是講究"文心"在文學中的核心作用。文學之美是西方美學和藝術觀影響的結果,使我們古典時代的"文學之心"傳統被忽視。

文學評論|央視綜藝《讀書人》:文心與時代緊張回歸

《讀者》第三季之後,我得到了一點啟示:《讀者》的整個節目其實是"文學心"來引導讀者,而"讀者"來激活"文學心"。所謂"文心",就是劉偉《書寫心龍》中的"文心"——作為"天文""地球"和"人"融合世界"三大人才"的基本質感或情感模式的本質。

每個人都有一顆"文藝之心",即通過語言、語言找到人生的意義。《讀者》給我的感覺是,突破了"文學是語言的藝術"這樣一個相對狹隘的定義,讓文學回歸到日常生活中的"文學之心"去,去哪裡尋找文學的源頭,讓我們用"文學之心"感受文學的魅力。

突破"文學就是語言藝術"的傳統界限,讓審美文學回歸更加開放的語言生活

《讀書人》既有故事又有回憶,還有文學作品的朗讀,還有文學作品的文字呈現,還有配樂,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場關于奮鬥者日常文學生活的秀。

文學評論|央視綜藝《讀書人》:文心與時代緊張回歸

随着電影、電視、流行音樂等藝術的日益發展,文學的地位似乎在下降。但它在下降的同時,也在上升:文學深入到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每一個生活奮鬥者,用優美而無聲的方式照亮他的人生道路。在新節目中,網友們被昵稱為"麥帕西"朱振剛,原連莊"十年約"感動。對他們來說,種子似乎是最獨特的話語,他們寫在一片希望的田野裡,為農業科技,為這片土地,為彼此最深切的愛。

這樣,《讀書人》突破了審美文學的狹隘局限,即文學不僅被視為審美藝術或美藝。它再現了文學的魅力:文學是人們的語言生活。在這個概念上,《讀者》悄然做出了一個重要的回應和改變,那就是回答人們關于文學在生活中的地位和意義的問題。它有助于人們重新認識文學的魅力。

它不再是滿足文學的語言之美,而是文學心靈的表達

《讀書人》并不滿足于展現文學的語言之美,而是表現了"文學"一詞在漢字傳統中的原始含義,即作為"天文""地球"和"人"心髒融合的"文學之心"的表達。無論是科學家楊元熙,還是醫生張定玉,還是校長張貴梅,他們都有一顆"文學之心",帶着"文學之心"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後通過閱讀作品釋放出自己的"文學之心",進而激活了通常隐藏在心底的"文字心"的觀衆。

文學評論|央視綜藝《讀書人》:文心與時代緊張回歸

《讀者》第三季的文學題材選擇更加多樣化。如詩歌,小說,散文,劇本,甚至非小說寫作。在《讀書人》第三季中,張貴梅給父母的家書是她自己創造的,是她自己一生的遺憾,也是父母的寵愛、遺憾。通讀家書,她彌補了人生的不足,展現了她的孝順。

在閱讀越來越小衆的時代,"讀者"和普通大衆形成了良好的化學效果,原因有很多。每個普通人都應該追求人生的境界,我們必須思考。一旦進入思考時間,他會用風格的語言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反思人生,反思人生。進入這個過程,他請求文學方面的幫助。閱讀通過文學呈現他人的生活,分享其他生活經曆,然後與其他生活經曆交談,形成美學家加達莫爾所說的"視覺的融合"。人們對不同時代的視野已經融合,使生命的意義更加多樣、更加充實。

不管是誰,隻要有一顆文學的心,你就是在過着文學生活,正在過着語言生活,正在用文學照亮你的人生道路。因為,每個人都有文學夢想,有文學頭腦,都是文學愛好者,文學能給每個人的生活帶來意義、價值、光明。

節目制作人董青曾表示,他希望未來《Reader》能成為一張輝煌的專輯,不僅錄制文學,還錄制時代,承擔一種"再現"的作品。希望年輕人和大學生能夠真正熱愛《讀書人》,全程細緻入微地觀看《讀書人》,從中領悟文學在點亮人生道路上的意義。

照片由中央電視台提供

作者:王一川(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研究中心教授,中國文學評論家協會副會長)

編輯:童偉偉

負責編輯:鐘偉

文輝獨家手稿,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