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郭爾羅斯部落首領納仁汗

古郭爾羅斯部落首領納仁汗

納仁汗是古郭爾羅斯部落首領,原居于蒙古高原三河之源的根河流域,1195年納仁汗率郭爾羅斯部衆沿嫩江遷徙至松嫩兩江交彙處的松嫩平原駐牧。在原遼甯江州舊城址(伯都讷)建納仁汗浩特。其所轄區域:以遼代甯江州即現在扶餘縣為中心,東至拉林河,西至洮兒河、霍林河下遊地區,南至飲馬河、伊通河下遊,北至嫩江下遊、松花江幹流上遊南畔。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嫩科爾沁蒙古首領奎蒙克.塔斯哈喇之孫、哈布圖——哈薩爾第16世孫烏巴什按封建世襲制度率部接管了納仁汗所屬的古郭爾羅斯駐牧地,既松花江嫩江以南地區和江北岸的“三肇”地區,并以郭爾羅斯作為自己的部号在這裡駐牧。從此,納仁汗的古郭爾羅斯部大部分領地劃歸嫩科爾沁孛爾隻斤氏所轄。而納仁汗部領地縮小到松花江大拐彎處的裡側台地,由其世襲管轄,是獨立的政治軍事部落實體,其軍事和行政由科爾沁直轄。這一時期,劃小範圍的納仁汗部一直沿松花江流域遊牧,故一些史籍也把他們記為“高勒楚德”,即沿江河的人們,漢語還有譯為“卦勒察”或“卦爾察”。

後金天聰九年(1635),後金軍在納仁汗浩特設立了官軍隊站,稱伯都讷站。納仁汗部的古郭爾羅斯(挂爾察)及嫩科爾沁的郭爾羅斯于是年正式歸順後金。古郭爾羅斯納仁汗部被編入八旗軍的上三旗中的正白旗,取名納仁汗蘇木(直轄鄉鎮),從此成為蒙古八旗。納仁汗蘇木政治軍事部落實體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後逐漸演變成地主階層後消亡。

納仁汗浩特是自渤海國夫餘府,遼代甯江州後,自金代1195年至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長達499年間形成今天松原城市曆史的階段古城。1693年滿族将領副都統巴爾達在今甯江區江北城區建伯都讷新城,将城市移至今松花江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