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不是中本聰,但我也找到了一種數字貨币的發行方法中本聰,或許是網際網路上最神秘的人之一。一種綁定紙币的數字貨币米币方案的隐憂

關于中本聰,被廣為人知的事兒是,發明了比特币。2008年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币: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描述了一種被他稱為“比特币”的電子貨币及其算法。

比特币的偉大之處在于,用去中心化的計算機網絡建造一座可以比肩世界上最大銀行的記賬體系,這種貨币總量恒定,沒有人可以擅自超發貨币,如果哪個國家發生嚴重通貨膨脹,群眾隻要購買比特币,就能抵禦本國的通脹。

更神奇之處在于,比特币基金會以一種非常松散的機制管理,中本聰本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卻也演繹了什麼叫做去中心化的管理。

比特币網絡,通過規定發行機制、共識機制和加密技術将比特币的發行、記賬和轉賬環環相扣,形成了一個自發發展壯大的龐大體系。

或許,沒有人能夠複制比特币的成功。是以,盡管有上千種山寨币和模仿币,大多無疾而終,即便小有成就者,也很難達到比特币的高度。

我不是中本聰,但我也找到了一種數字貨币的發行方法。整套的思路與比特币類似,但機制卻遠遠不及比特币。下面是這種數字貨币的介紹,因為我姓米,就用米币代稱這種數字貨币方案。

米币發行方案,采用綁定紙币的方式,也就是一張紙币對應着等額的米币。至于發行機制,與比特币的挖礦和工作量證明不同,采用“流通量證明”的方式。我們以100美元的面值的紙币為例,第一個挖礦的人,用手機拍下紙币,并通過圖形識别記錄紙币的面額,圖像以及發行編号,隻要成功上傳照片,并記錄就獲得面額四分之一的米币。

那麼,這張100美金面額的米币,剩餘四分之三應該如何配置設定?

貨币的基本屬性是流通,是以記錄貨币的流通,就應該成為類似工作量證明的挖礦證明。我的方案則是,在第二個人拿到這張紙币,再次上傳同樣的編号時,就隻能獲得上個上傳者一半的币值獎勵,也就是八分之一。之後依此類推,

按照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如此挖礦的結果将是累計挖出二分之一币值,而且越到最後,挖礦的收益就越低,最後趨近于0.那麼,剩餘一半币值該如何處理?這是另一種證明機制:銷毀紙币證明機制。

一般,當貨币流動到一定程度,就會變成殘損貨币,就不得不從流通中退出,銀行會将殘币收回,并開出一張“銷毀收回證明”,這張證明,可以獲得币值一半的虛拟貨币。

通過這個機制,就能形成一個龐大的由紙币編号形成的資料庫,再借助區塊鍊的分布式賬本,可以形成一個對照紙币的數字貨币币種。

和比特币相比,這個米币的思路更像是一款遊戲,為了讓這個遊戲更具傳播性,我們甚至可以規定:隻有當米币擁有超過8個擁有者的時候,才真正生效。為了能讓自己手上的米币生效,人們紛紛奔走相告,形成病毒傳播。

我相信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遊戲,而且在信用貨币、無線支付日益普及的國家,紙币變得越來越稀缺,理論上這種玩法也會和比特币一樣具有通縮屬性;但是,在不發達且通脹嚴重的國家,這個遊戲隻能記錄該國通貨膨脹有多麼嚴重,除此之外,并無太大價值。

米币的方案可以做成一款有趣的遊戲,但用在紙币的數字化上,還是具有一定風險。

第一個是中小國家的的通脹風險。非洲個别國家和南美洲國家,有的主權貨币還是發生過嚴重的通貨膨脹。綁定紙币的數字貨币,相當于發現新的通脹貨币。這個方案更适合于電子貨币、數字貨币、信用卡和無線支付日益普及的國家,比如美元、歐元和日元。

第二個,這個方案可能被非法組織用于非法ico,人們對于本币的熟悉,往往更容易中招。

第三個,方案還有可能造成紙币被故意毀損。因為最終“銷毀紙币證明”的回報過高,一旦有人炒币,就會有人不惜損壞紙币為代價,獲得數字貨币。這種可能性并不完全排除,卻是我不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