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作者:草莓霸王

談起童年回憶,相信不少人都有過折枝做花環的體驗。

古代也是一樣,李白就曾在《宮中行樂詞》中寫道“山花插寶髻”,周昉亦有描繪貴族婦女相約賞花的經典畫作《簪花仕女圖》傳世。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隻是和改良後的百搭花環不同,古時所梳的花髻非常挑人,不僅需要造型師擁有極高的組合審美水準,還要求模特臉型豐潤、外表妍麗,可以說是所有盤發造型中最難hold住的設計。

尤其是後者,衆所周知大唐盛世非凡可比,縱觀史料及影視作品,能撐起唐朝花髻的美人無一不同時具備面若銀盤和端莊大方這兩點特質。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可惜近年娛樂圈過分推崇“白瘦幼”審美,選出來的小小花多是寡淡到分不清誰是誰的低辨識度美人。

加上《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大爆帶來的“大光明”效應,即便古裝劇想給女演員簪花,都找不到可以下手的地方。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陳家林導演了。

《楊貴妃》的周潔、《唐明皇》的林芳兵、《武則天》的劉曉慶、《漢宮飛燕》的趙明明、《雙鳳奇案》的蓋麗麗、《大敦煌》的陳好......

作為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業内大牛,陳家林最擅長的便是塑造各式或雍容華貴或嬌媚風流的古裝美人。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其中比較經典的像《唐明皇》,當初為了演好楊貴妃,完全不懂跳舞的林芳兵硬是憑着努力磕下了劇中的七段獨舞,壓根沒給劇組使用替身的機會。

身形條件更絕,林芳兵先是買了一堆口感似豆腐渣的營養液試圖增肥,奈何這東西見效太慢,她隻能把注意力轉向了碳水化合物。

這下好了,白天一頓吃十四個包子,驚的男主角劉威直接笑趴在地還不夠,到了晚上,助理又要把熟睡的林芳兵從被窩裡撈起來吃雞湯挂面加雞蛋: “我知道我不合适演楊貴妃,但我一定要把這個角色拿下。(增肥50斤)那個時候不知道值不值得,就覺得要對得起角色,對得起導演,對得起觀衆。”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好在林芳兵的辛苦最終沒有白費,劇中初見楊玉環登場,肉肉的小臉配上括号劉海和粉嫩裙裝,倍顯青春之餘又帶着點小女人的嬌俏。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再等到她進宮,原本短平到幾乎看不出勾勒形狀的一字眉被拉成了細長的柳葉眉,發髻亦是在單隻步搖組合兩朵小花的基礎上加高加多,瞬間區分出了楊家姑娘和楊貴妃這兩個同身不同魂的存在。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如果說《唐明皇》更傾向于楊貴妃的“個人時裝秀”,那陳家林導演的《武則天》就是一場頂級唐風美人的對決。

以劉曉慶飾演的武則天為例,卸下幾年前初為才人的羞怯,彼時以李治愛妾重回後宮的武昭儀就像一朵亟待開放的玫瑰,盡管妝容和之前沒什麼差別,但金步搖和大紅絹花的組合還是讓她看起來妩媚不少。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登上後位又不同,盛唐時節流行的扇形高髻加上各式明豔貴氣的簪花,偶爾再将鬓邊的步搖和金梳調換,不得不說,這個時期的武媚娘将上位者的霸氣與成熟女性的魅力融合得恰到好處,是少有擺脫“花襯人”做到“人壓花”的端豔型美女。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賀蘭敏月則是取了姨娘的臉和親媽的傻,印象最深的是她領便當那場戲,明明說好隻是家宴,她卻為了壓武則天一頭打扮得花枝招展,髻上的牡丹竟是比姨媽在宮中所戴還要誇張。

隻是腦子不好歸腦子不好,本來偏清秀挂的苗乙乙經楊樹雲和毛戈平這麼一打扮,還真有點“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的味道,不怪陳寶國飾演的李治那麼寵愛她。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劇中另一位極愛簪花的美人是蕭淑妃。

正如曆史所述,蕭氏十幾歲便因容貌出衆被選為東宮良娣,後來甚至還有文官用“姿色妖媚”來形容她。

是以在為于慧設計造型時,楊樹雲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演員本身的熟女感,再就是通過發飾的搭配突出人物的溫柔小意。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就這樣,貴氣的偏鳳步搖奠定蕭淑妃身為寵妃的尊崇地位,堕馬髻和小而精絹花的組合則為其平添幾抹娴靜柔順,才略略幾個回合,楊樹雲便将短暫結為同盟的蕭淑妃與王皇後徹底剝離開來,讓人一眼就看出哪個是注重禮法的正宮娘娘,哪個是依靠美色求寵的側妃旁支。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相比之下,同樣是花髻,港台造型師更愛賦予美人以清麗婉轉之姿。

比如《大明宮詞》,回望陳紅九十年代的古裝,不管是絕色美人貂蟬還是紅樓侍婢紫鵑,角色的妝發都是圍繞飽和度較高的傳統風格展開。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然而待到葉錦添操刀,他不僅一反常态選擇了國外定制的服化,還将劇中各位女演員的發髻賦予新意,隻用一朵紫花就完成了太平公主從靈氣少女到清冷少婦的轉變。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港圈還有一位花髻大戶陳顧方,唐人早期的出圈古偶基本都由她擔任造型指導,可以說沒有陳顧方就沒有劉詩詩“b站小言女主”的美稱。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個人最喜歡她給嘉儀公主設計的堕馬髻,都說真美女是“人比花嬌”,偏偏劉詩詩就是靠常年練舞的氣質與鬓邊的牡丹共輝,就連腮上那淡淡的橘色點綴都在湖水的映襯下更顯清新脫俗。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又或是《聊齋》裡的辛十四娘,眉目如畫,眼波粼粼,僞素顔妝不僅沒有拉低劉詩詩的氣色,反倒讓她多了幾分狐妖不該有的乖巧伶俐,真真是“似仙不似妖”的最佳寫照。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除卻以上兩種風格迥異的正常花髻,古人也發明了不少有意思的衍生造型。

比如之前草莓分享過的花瓶簪,據說是宋人好簪花,但又害怕花枝勾亂頭發,是以權衡之下,創新出了下面這款内裡中空的仿花瓶長簪,即若是想在頭上簪花,隻需要在其中放入一兩枝鮮花和少許清水便可多日取用。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更詩意的是古代的花瓶簪多以琉璃制成,每當古人将鮮花置于其中,不但能随風感受到花香萦繞,還會因琉璃細膩溫和的質地再添一分低調奢華,堪稱“汴京潮流人士必備單品”。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另一邊,花冠也曾一度火遍京中。

遠的像《清平樂》,劇中張貴妃擁有不少華麗貴重的冠冕,其中又數那頂短暫出場的粉色花冠最為打眼,搭配北宋後妃鐘愛的珍珠妝格外配适角色嬌蠻受寵的設定。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近的像中秋晚會,劉詩詩一襲大衫橫披搭配複原版山口冠,走動之間珠钗輕擺,全面展示了宋朝已婚女子出席重要場合的最高服飾配置。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而且這種熱潮并不僅限于女子之間,比如《夢粱錄》就曾以“駕(皇帝)出再坐,亦簪數朵小羅帛花帽上”記錄帝後出門簪花的情景,歐陽修也在《鶴沖天》裡寫道“戴花持酒祝東風”,證明了當時普通男子亦愛簪花的習慣。

就這樣,随着簪花審美的推廣,每到盛典時節,汴京城内便宛如花海雲來,無論男女老少頭上都簪着幾朵小花。

甚至後來還有人開起了售賣和修理花冠的鋪子,看起來就和現在的專賣店别無二緻。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與此同時,考慮到鮮花易謝,不少家庭也用起了更友善儲存的人工假花。

《紅樓夢》中就有給各位小姐分賜絹花的情節,黛玉得知自己是撿别人剩下的還發脾氣“哼,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來的也不會給我”。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還有寶钗,盤點她的絕美造型總是離不開鬓邊那幾朵小小的絹花。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之是以如此,一是絹花種類多變,不管搭配婉轉搖曳的步搖,還是單獨作為飾品,都能很好地展現後宅女子之嬌美;二是即便寶姐姐再如何出衆,她也隻是寄居于姨母家中的表小姐,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低調卻不寒酸的絹花維持一個娴靜端莊卻又不會讓人覺得過分張揚的大家閨秀形象,遠比事事讨彩重要。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反觀李玉湖,武館小姐的設定讓她周身都充斥着靈動俏皮的氛圍,彼時加入幾朵色彩豔麗的絹花再搭配淡色珍珠步搖,既不會失了少奶奶身份,又讓她多了一分少女的活潑。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無獨有偶,到了清朝,通草絨花又成了各位世家貴女的心頭好。

尤其自富察皇後入主中宮,崇尚儉樸生活的她不喜金銀首飾,反而偏愛用中藥材通草制成的手工簪花。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至于絨花,早在唐朝時便因色彩明快、諧音榮華而被獻為貢品,之前盤點《西遊記》時草莓也有分享過女兒國國王頭戴紅絨花正鳳發簪的造型。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小的則像《如懿傳》,為了能讓惢心在娴妃生日讨個彩頭,李玉專門送了一朵制作精美的絨花,取的就是“榮華高升”的寓意。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此外,用多色絲線在以紙闆和銅絲紮成的人造坯架上纏繞出花型的纏花: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将中國傳統金屬工藝與羽毛工藝相結合,先用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背部亮麗的羽毛(現多用鵝毛和絲帶替代)鑲嵌在座上制成的點翠花钗: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以布、紗、真絲等為原料進行染色,再用燒熱的鐵扡在木片上燙出所需紋樣的燙花: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不得不說,有時候古人的審美遠比我們想象得要詩情畫意,隻這麼一朵小花,也能在精心制作後成為女子手中靈巧多變的塑顔工具。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反觀如今的古裝劇,仙俠白衣飄飄,武俠白衣飄飄,就連宮廷劇也三不五常出現違和的大光明配紗裙造型,不知道的以為這皇室快破産了。

問題就在于制作方也不傻,為了逃避這種輿論攻擊,他們總是先一步請到了擁有大量粉絲的流量演員,一旦有觀衆反駁成品不佳,不需水軍,便有成千上萬的“控評大軍”一擁而上。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審美趨同問題同樣不容小觑。

眼看着制作環境越來越好,各個劇組的成本報價沒個上億都不好意思說出口,可偏偏資方挑選主演的類型總是圍繞“無害”和“嬌弱”這兩點,或者即便演員是濃顔,編劇和造型也會把人設往“傻白甜”上靠,弄得人古怪不已。

男演員更次,想看個帥哥隻能翻老劇,今年我已經不知道刷到幾次大規模吐槽新生代顔值低的盤點了。

看夠了大光明,什麼時候古裝劇才能回到“人比花嬌”的絕色時代?你可能喜歡:

真心希望業内不要再盯着“白瘦幼”捧了,是人間富貴花款美女不香,還是今年出一部撲一部的s+财報沒掏光制作方的錢包?

不論如何,也麻煩照顧一下觀衆的眼睛吧。

看夠了雷同的雙丫髻,明明編發、盤發和雙馬尾才是古裝少女标配

同樣是“大光明”發型,《楊門女将》為什麼這麼美

【原創文章,請勿洗稿、抄襲,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圖檔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