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對大明湖是真愛!在濟南四年,數百次遊賞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樣的大明湖誰不愛?但要說到對大明湖的喜愛,晚清的學者宋恕可謂到了“癡迷”的狀态,他一共在濟南待了四年,但卻數百次遊賞大明湖,而且在書信、作品中也對大明湖大書特書、不吝贊美。

他對大明湖是真愛!在濟南四年,數百次遊賞大明湖
他對大明湖是真愛!在濟南四年,數百次遊賞大明湖
他對大明湖是真愛!在濟南四年,數百次遊賞大明湖

宋恕(1862-1910),原名存禮,後改名恕,字平子,号六齋,浙江平陽人。近代學者、啟蒙思想家、改良主義者。

他對大明湖是真愛!在濟南四年,數百次遊賞大明湖

宋恕曾師從名儒孫锵鳴、孫诒讓、俞樾。清光緒十六年(1990),他拜谒了湖廣總督張之洞,力陳變法之必要,張之洞未采納其建議。光緒十八年,宋恕又赴天津谒直隸總督李鴻章,呈《六齋卑議》,力主維新變法,并提出設議院、開報館、興辦學校、振興工商等措施。李鴻章嘉譽其為“海内奇才”,并委其為北洋水師學堂漢文教習。

甲午戰争失敗後,宋恕離開天津,寓居上海,先後接觸了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章炳麟等大批維新派人物,成為上海維新派的理論核心。孫寶瑄贊其為“曠世之大儒”并尊之為師;譚嗣同在給他的贈詩裡則贊其為“後王師”。光緒二十七年秋,他在杭州求是書院任教習。光緒二十九年,宋恕又東遊日本。次年,回國。後應山東巡撫楊士骧聘,任山東學務處議員兼文案。

他對大明湖是真愛!在濟南四年,數百次遊賞大明湖

宋恕言論激烈大膽,思想獨具特色,被時人譽為“東瓯之怪”“梨洲以後一天民”及“浙東三傑”之一。他一生著書二十多種,有《津談》《宋平子新字》《六齋有韻文集》《六齋無韻文集》《宋恕日記》《曆下雜事詩》《浙學史》《北韓大事記》等,但大半已散逸。

他對大明湖是真愛!在濟南四年,數百次遊賞大明湖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周馥出任山東巡撫,奏準由張士珩(李鴻章的外甥)出任山東學務處總辦,兼理參謀處,辦理武備學堂。三十一年九月,應張士珩之邀宋恕離開杭州,赴濟南山東學務處任職。他于十月初二晚七時半由青島乘火車抵濟南,次日入城,而張士珩卻于初五夜離濟赴京。時任山東巡撫楊士骧對宋恕禮待甚殷,委以山東學務處議員兼文案之任,複兼陸軍國小堂漢文總教習。

此後,宋恕在濟南四年,緻力于推進山東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創議,比如他曾建議山東巡撫楊士骧在大明湖畔建省閱報總所、各地建分所、民間廣設小分所及海岱大圖書館,創設山東粹化學堂、農務總局、宣講傳習所、編譯局、明湖公園等,并編審了多種教科書,對山東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他對大明湖是真愛!在濟南四年,數百次遊賞大明湖

當時的學務處地瀕大明湖,到濟南之初,宋恕即攜仆人食宿在大明湖畔的閻公祠内,再加上對大明湖風景十分喜愛,故在濟南任事四年間,他曾數百次地遊賞大明湖,其《曆下雜事詩》中題詠大明湖風物者亦多達數十首。在日記和給妻子的信中,宋恕也曾對大明湖的風景及自己在大明湖的遊蹤作過許多記述和描述。可見,他對大明湖、對濟南的熱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