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棧因工作原因,接觸過不少老兵,在跟他們的交流中,很明顯能感覺到他們對戰友的那種深厚感情。在戰場上,戰友之間是可以生死相托的,那種信任,那種情感,有時候是我們這些普通人了解不了的。
在開國上将中,就有一個人,在革命時期先後救過兩個人,而這兩個人在建國後,一個成為正國級,一個成為副國級。而且這位上将本人,也是副國級。
這位功德無量的上将,就是楊勇,湖南浏陽市人。

先說這位正國級幹部,說起來還是楊勇的親戚,姨家表弟,先不說他的名字了。
楊勇17歲參加紅軍,到紅軍長征時,擔任紅一方面軍紅三軍團第四師十團政委。在一次戰鬥中,楊勇腿受了傷,騎在一匹馬上走路。有一天,正在行軍途中,楊勇突然聽到路邊有人在叫他的名字。
當時,在路邊有不少傷病員,因紅軍的醫療條件太差,而且急于行軍,難免會有一些傷病員得不到救治,隻好聽天由命。楊勇聽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不顧警衛員的阻攔,跳下了馬,一瘸一拐地來到路邊,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這個傷病員,名叫胡耀邦,當時正擔任中央工作團黨總支書記,因為生病,走不了路,隻好跟傷病員們躺在路邊。就在胡耀邦快放棄希望的時候,突然發現了表哥楊勇,就開口喊了一聲他的名字。
楊勇趕緊把警衛員叫過來,把表弟扶上了自己的馬,救了他一命。直到晚年時,胡耀邦提起這件事,仍然感慨地說:“要不是楊将軍把馬讓給我騎,我就走不出來了。”
胡耀邦後來的事就不用客棧多說了,成為建國後毛澤東、華國鋒之後的第三位中共中央總書記,正國級幹部。
楊勇救過的另一個人,名叫楊得志,湖南株洲人。
在我軍曆史上,有個著名的“三楊”,即楊勇、楊得志、楊成武,三人都是我軍威名遠揚的名将,在解放戰争時期都擔任過縱隊司令、兵團司令,1955年又都被授予上将軍銜。有意思的是,楊勇還曾救過楊得志的命。
那是在抗戰時期,在一次戰鬥中,楊得志的部隊陷入了日軍的包圍圈,眼看就要被殲滅了。這時,在司令部很多将領也都在為救不救而争論,确實,當時雙方的實力太過懸殊,就算派大軍去救,也很可能救不出來,反而讓大部隊白白折損兵力。
大家正在争論不休,楊勇猛地一拍桌子,叫道:“你們不去,我去!”說完,率領一支部隊就沖進了日軍的包圍圈。
跟楊得志會合後,楊勇大聲說:“老楊哥,我來了!我們一塊打出去,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
楊得志本來已經不抱希望了,此時見楊勇殺了進來,頓時又燃起了心中的一團火,“雙楊”合璧,硬是讓他們殺出了一條血路,最終逃了出來。
建國後,楊得志每次提起這件事,都熱淚盈眶,說:“要是沒有楊勇,我早就沒了!”
(圖:毛主席射擊,楊勇、楊得志左右護駕)
上世紀80年代後,楊得志擔任過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屬于副國級幹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楊勇也擔任過中央書記處書記,副國級。
常看曆史客棧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所謂副國級,就是國家級副職,包括:國家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及候補委員、國務委員,以及其他明确規定為國家級副職的上司級别。
當然,楊勇并不隻是救過這兩人,他生性豪爽,一向樂于助人,被他救過的人非常多,比如在長征時期他還救過一個小司号員。後來,這個小司号員成了開國少将,名叫王六生。
佛家有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有時你可能隻是舉手之勞,卻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更豐富、更有趣的曆史故事,請加微信公衆号:mashaohua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