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楚國曆代君王簡介(三)由盛轉衰,楚國庸君疊出走向末路熊良夫,楚宣王(肅王無子,救趙伐魏,休民生息,開疆擴土)熊商,楚威王(吞并越國,憂患秦國)熊槐,楚懷王(屈原變法,誤信張儀,武關被囚)熊橫,楚頃襄王(遷都陳郢,逐漸衰落)熊完,楚考烈王(救趙)熊悍,楚幽王(身份存疑春申君之子,)熊完,楚哀王(幽王之弟)熊負刍(殺弟奪位,力主抗秦,兵敗被俘,秦滅楚改長沙郡)

作者:觀史明德

楚國在戰國時期且有兩個國力強盛的小高潮,一是楚悼王時期,吳起變法一掃楚國政治弊病;二是宣威盛世,抗魏吞越,聲威顯赫。但楚國猶是強國之時楚威王就擔憂希望逐漸強大的秦國,并得出了一個悲哀的結論,以楚當秦,不見勝也。楚懷王時期,楚國國君被秦國扣押,幾次交戰均以失地戰敗告終,楚頃襄王甚至連國都都被秦人攻占,國土面積逐漸削減到鼎盛時期的二分之一,楚國衰敗之勢不可逆轉。

楚宣王是楚肅王的弟弟,因為楚肅王無子,是以楚肅王去世後由他的弟弟繼承了楚國王位。

楚宣王時期楚國達到了在戰國時期的勢力巅峰,楚宣王在對外戰争上取得成就是及其耀眼的,他帶領楚國吞并楚蔡各小國,并與當時的霸主魏國多次交戰,取得優勢。

楚國曆代君王簡介(三)由盛轉衰,楚國庸君疊出走向末路熊良夫,楚宣王(肅王無子,救趙伐魏,休民生息,開疆擴土)熊商,楚威王(吞并越國,憂患秦國)熊槐,楚懷王(屈原變法,誤信張儀,武關被囚)熊橫,楚頃襄王(遷都陳郢,逐漸衰落)熊完,楚考烈王(救趙)熊悍,楚幽王(身份存疑春申君之子,)熊完,楚哀王(幽王之弟)熊負刍(殺弟奪位,力主抗秦,兵敗被俘,秦滅楚改長沙郡)

戰國地圖

但楚宣王并非是好大喜功之人,他對外擴張的政策是極其謹慎的。楚宣王一方面堅持休兵息民,保持實力,不輕易出擊;另一方面則洞察形勢,抓住有利時機,也大力加入兼并戰争的行列,聯趙伐魏,攻城略地,開拓疆域,奠定楚國在後期争霸的資本。

狐假虎威這個成語就出自楚宣王時期,當時楚國令尹昭奚恤負責平定楚國征服的北方土地,北方的諸侯都很害怕他,楚宣王一天就在朝堂上詢問,“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下方一個大臣就給楚宣王講了狐假虎威的故事,“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意思就是北方諸侯害怕昭奚恤其實是害怕他身後的楚王。

楚威王與其父楚宣王執政時期,被稱為楚國的宣威盛世,楚威王時霸主魏國逐漸沒落,楚威王将目光投向了東方,楚威王對齊越兩國用兵,伐齊之戰雖敗,對越之戰卻大勝幾盡滅掉越國,使楚國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蘇秦出使楚國的時候曾說,楚,天下之強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因為楚國的強大,戰國時期-合縱則楚王,連橫則秦帝的說法流傳一時。

楚國曆代君王簡介(三)由盛轉衰,楚國庸君疊出走向末路熊良夫,楚宣王(肅王無子,救趙伐魏,休民生息,開疆擴土)熊商,楚威王(吞并越國,憂患秦國)熊槐,楚懷王(屈原變法,誤信張儀,武關被囚)熊橫,楚頃襄王(遷都陳郢,逐漸衰落)熊完,楚考烈王(救趙)熊悍,楚幽王(身份存疑春申君之子,)熊完,楚哀王(幽王之弟)熊負刍(殺弟奪位,力主抗秦,兵敗被俘,秦滅楚改長沙郡)

秦始皇兵馬俑

楚威王是非常贊同合縱制秦的,他雖然帶領楚國吞占了大量越國土地,使得楚國聲威顯赫,但楚威王一直對西方的秦國憂心忡忡。楚威王認為秦,虎狼之國,不可親也。但自秦孝公變法以來,秦國國力日益強盛,楚威王做比秦楚國力,得出了一個悲哀的結論以楚當秦,不見勝也。是以蘇秦出使楚國時,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才會對蘇秦吐露自己的擔憂,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然如縣旌而無所終薄。

執義揚善曰懷;慈仁短折曰懷;慈仁知節曰懷;失位而死曰懷;慈仁哲行曰懷;民思其惠曰懷

楚懷王是楚國最後一位名氣比較大的君王,楚國在懷王手裡由盛轉衰。說實話開始的時候本想寫楚懷王是楚國最後一位明君,但思及楚懷王任期所做的種種,變革而不能堅持到底,國家大事輕信張儀,被騙後冒進攻秦。說懷王是昏君吧,他徹底吞并了越國,雖然被騙但都是從楚國利益角度出發,第二次甚至以身犯險,被抓後也堅定地不出賣楚國利益,死後楚人皆憐之。

楚國曆代君王簡介(三)由盛轉衰,楚國庸君疊出走向末路熊良夫,楚宣王(肅王無子,救趙伐魏,休民生息,開疆擴土)熊商,楚威王(吞并越國,憂患秦國)熊槐,楚懷王(屈原變法,誤信張儀,武關被囚)熊橫,楚頃襄王(遷都陳郢,逐漸衰落)熊完,楚考烈王(救趙)熊悍,楚幽王(身份存疑春申君之子,)熊完,楚哀王(幽王之弟)熊負刍(殺弟奪位,力主抗秦,兵敗被俘,秦滅楚改長沙郡)

屈原雕像

楚懷王繼位之初,楚國封君勢力已經非常強大了,但這些擁有強大力量的封君卻不思進取,擁重兵而求安,坐視秦國一天天強大,楚國力量始終難以擰合在一起。針對這個局面,曾作為外交官出使各國的屈原與楚懷王聯手開始推行表達,最終結果是封君使用離間計使楚懷王疏遠屈原,變法失敗。

秦國張儀出使楚國,騙懷王說隻要楚齊斷交,秦國就割讓六百裡商於之地給楚國。楚懷王輕信張儀與齊國斷交後,六百裡商於之地變成了六裡荒地。懷王大怒起兵攻秦,大敗.

楚國曆代君王簡介(三)由盛轉衰,楚國庸君疊出走向末路熊良夫,楚宣王(肅王無子,救趙伐魏,休民生息,開疆擴土)熊商,楚威王(吞并越國,憂患秦國)熊槐,楚懷王(屈原變法,誤信張儀,武關被囚)熊橫,楚頃襄王(遷都陳郢,逐漸衰落)熊完,楚考烈王(救趙)熊悍,楚幽王(身份存疑春申君之子,)熊完,楚哀王(幽王之弟)熊負刍(殺弟奪位,力主抗秦,兵敗被俘,秦滅楚改長沙郡)

後秦楚于武關會盟,楚懷王認為能夠休兵止戰,令楚國得喘息之機,自己冒一點險是可以接受的。結果楚懷王被秦國扣留,但楚懷王甯死不松口出賣楚國利益。然而楚國國内封君認為事不關己,不思救懷王,甚至楚懷王的兒子熊橫繼位稱王。懷王被囚楚國數年抑郁而終,死後靈柩被秦人送歸楚國,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楚懷王被秦國囚禁時,太子熊橫正在齊國做人質,楚人假傳懷王訃告騙齊國将熊橫放歸回國,繼位為楚王。或許是怨恨自己尚在齊國為質,楚懷王就自顧自地與齊國斷交,甚至辱罵齊國使臣,楚頃襄王繼位後并沒有實質意義上對楚懷王的救援。

楚國曆代君王簡介(三)由盛轉衰,楚國庸君疊出走向末路熊良夫,楚宣王(肅王無子,救趙伐魏,休民生息,開疆擴土)熊商,楚威王(吞并越國,憂患秦國)熊槐,楚懷王(屈原變法,誤信張儀,武關被囚)熊橫,楚頃襄王(遷都陳郢,逐漸衰落)熊完,楚考烈王(救趙)熊悍,楚幽王(身份存疑春申君之子,)熊完,楚哀王(幽王之弟)熊負刍(殺弟奪位,力主抗秦,兵敗被俘,秦滅楚改長沙郡)

古代城池

楚懷王在秦國抑郁而終後,楚頃襄王先與秦國斷絕關系,但後來因為秦國攻勢猛烈,複與秦國結親通好。楚頃襄王在位期間,楚國面對秦國猛烈的攻勢節節敗退,甚至連國都郢都也被攻占,不得已遷都陳地,史稱郢都。

熊完做太子的時候曾在秦國為質子,後楚頃襄王病重,熊完想要回國卻被秦人拒絕,幸虧他手下的侍從黃歇獻上偷梁換柱的計謀才得以逃離,為報答黃歇熊完繼位後(楚考烈王)任命黃歇為令尹,黃歇為借此廣召門客,時人尊稱其為春申君,也是戰國四公子中唯一一個不是王族之人。

遷都壽春,史稱壽郢。

楚考烈王在位時秦趙發生長平之戰,趙國大敗向楚國求援,楚考烈王于是派春申君黃歇帶兵救援趙國。

楚國曆代君王簡介(三)由盛轉衰,楚國庸君疊出走向末路熊良夫,楚宣王(肅王無子,救趙伐魏,休民生息,開疆擴土)熊商,楚威王(吞并越國,憂患秦國)熊槐,楚懷王(屈原變法,誤信張儀,武關被囚)熊橫,楚頃襄王(遷都陳郢,逐漸衰落)熊完,楚考烈王(救趙)熊悍,楚幽王(身份存疑春申君之子,)熊完,楚哀王(幽王之弟)熊負刍(殺弟奪位,力主抗秦,兵敗被俘,秦滅楚改長沙郡)

蘇州(古為春申君封地)

《史記》中記載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黃歇當時有個名叫李園的門客把自己的妹妹獻給春申君,李園的妹妹有身孕後,春申君聽信李園的計謀,将其獻給楚考烈王,生有一子,後繼位為楚幽王。楚考烈王死後,春申君全家被門客李園殺死,屍體被丢在路邊數日。

楚幽王無子,他死後同母弟繼位,是為楚哀王。

因為楚幽王無子,是以幽王死後熊猶繼位,但僅兩個月後就被異母兄負刍的門客殺死,其母王太後李嫣也被殺,舅舅李園家滿門抄斬

其門客殺死楚哀王後繼位為楚王,他繼位後緻力于抗秦,曾大敗秦将李信,收複失地。但楚國此時已喪失過半領土,秦國吞并天下之勢已成,秦将王翦率六十萬大軍擊敗楚國大将軍項燕,攻陷楚國國都壽郢,俘虜了楚王負刍,楚國滅亡,秦國取消楚國國号,改楚地為長沙郡。

楚國曆代君王簡介(三)由盛轉衰,楚國庸君疊出走向末路熊良夫,楚宣王(肅王無子,救趙伐魏,休民生息,開疆擴土)熊商,楚威王(吞并越國,憂患秦國)熊槐,楚懷王(屈原變法,誤信張儀,武關被囚)熊橫,楚頃襄王(遷都陳郢,逐漸衰落)熊完,楚考烈王(救趙)熊悍,楚幽王(身份存疑春申君之子,)熊完,楚哀王(幽王之弟)熊負刍(殺弟奪位,力主抗秦,兵敗被俘,秦滅楚改長沙郡)

楚王負刍被俘後,他的哥哥昌平君熊啟在淮南被擁立為楚王,定都蘭陵,以長江作為屏障,占據吳越之地。後來,秦軍蒙武來攻,昌平君兵敗自殺。

從鬻熊随武王伐纣到秦滅楚國改立長沙郡,楚國國運共八百年,其中幾個明顯的轉折點是楚武王稱王,楚莊王稱霸,楚昭王複興,楚懷王被囚。武王開啟了楚國的強國之路,莊王讓中原諸侯真正接納楚國,昭王代表着周禮完全融入楚國權力架構,懷王則象征着楚國的衰落。

秦國統一天下的時候就有箴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事實上也正是楚人劉邦取代了秦帝國,建立了漢帝國。不可避免的,楚文化與周文化一同交織融合,建構了中國人幾千年精神殿堂,影響深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