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作者:漫夜譚

#春秋戰國#

戰國七雄,每一個國家都曾有着鮮明的旗幟。

秦國的殘暴狡詐,齊國的富強驕縱,燕國的慷慨悲壯,趙國的暴烈任性等等。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而說起楚國,第一個能想到的詞條,便是蠻夷之地。也可以說,楚國一直是一個追逐自尊的野孩子。

本文咱們用短短兩三千字,還原楚國的完整曆史,以及楚國人鮮明的性格特征。

楚國人的祖先并沒有周朝的正統血脈。

在周文王時期,楚國人的始祖鬻熊隻是文王的侍衛,又過了三代,鬻熊的曾孫熊繹又是周成王的侍衛。此後,周成王将南蠻的五十裡土地封給熊繹,封子爵,從此才有了楚國的政權根基。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楚國的立國之初相當貧困,在祭祀之時,因為缺少祭品,還需要用偷來的牛祭祀上蒼。為朝貢也需要集舉國之力,跋山涉水。盡管如此,楚國人還是無法得到周王朝的尊重。

卑賤和貧窮,成為了中原諸侯看不起楚國的根本所在。在此後的數百年中,中原諸侯一直将楚國視為蠻夷之地。

公元前741年,楚武王時期,為了追逐正統名号。甚至需要讓弱小卻血統純正的随國,代替楚國向周王求取封号。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然而,春秋時期的周王室雖然式微,依然看不起南蠻之地的楚國。于是,周王拒絕了這一請求。

楚武王的尊嚴受到了極大傷害,遂自立為王,開始了一條自強之路。同時也奠定了楚國人對于正統追求的不解夙願。

這種尊嚴觀在此後的數百年中,暗藏在楚國人血脈中,代代傳承。

正因如此,後來的楚國貴族才對于尊嚴看得極重。越是自卑就愛表現,也奠定了楚國效仿周朝,走向分封自治之路的基礎。

然而,自卑的楚國人沒有看到一點,周朝正是因為分封制而走向滅亡的前車之鑒。哪怕是在此後的大漢朝,依然沒能逃脫同樣的命運。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在楚國走向分封制的不歸路上,原本物質就不太豐沛的國力又遭到了極大的削弱。而與此同時,完成變法的魏國日益強大,開始蠶食楚國的領土。而将各自利益捂得嚴嚴實實的楚國貴族,依然不能夠集合實力對抗外強的侵略。

直到一個天縱橫才的人物出現,楚國首次突破瓶頸,走向了一直向往,卻難以實作的自強之路。

這個人是誰呢?

戰國初期著名的軍事家吳起。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吳起的名聲相對其他大國的名臣良将略遜一籌,但在戰國史上的地位絕不可小觑。唯一能跟他并列的軍事家隻有兵聖孫武。

哪怕是秦國的戰神白起,都要排在吳起之後。

這也僅僅是吳起在軍事上的成就,說起他在政治上的成就,戰國之中也隻有一人跟他媲美,那個人是誰呢?

便是以一己之力,将在蠻荒中苟延殘喘的秦國,打造成無敵戰車的公孫鞅。

公孫鞅跟吳起有着極其相似的命運。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當秦國面臨外強欺淩之時,公孫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開始曆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這次變法,可以說是戰國史上史無前例,也是最徹底的一次變法。

公孫鞅在秦孝公的支撐下,将阻擋秦國戰車滾滾向前的貴族階層,驅趕到陰暗的角落瑟瑟發抖,以至于讓他們無法與君權抗衡。可惜在秦孝公死去不久,公孫鞅就被誣陷反叛,死後仍遭到屈辱的車裂之刑。

吳起出現的時機,跟公孫鞅極為相似。

公元前386年,當楚國遭受魏國欺淩的屈辱時刻,楚國貴族為了各自的私利,懦弱怯戰。在危難時期,楚悼王力排衆議,用吳起為令尹,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吳起的變法,跟商鞅也極為相似。首先拿貴族階層開刀,所用的手段跟公孫鞅如出一轍,雷厲風行,狠辣殘酷。

比起秦國人畏懼公孫鞅,楚國貴族對于吳起的情緒,隻有無窮的憎恨。

然而,吳起的變法的效果顯而易見。此後數年中,楚人在吳起的帶領下,強力抗魏,收複失地。一度将楚國的疆域擴充到一個高峰。

可惜的是楚悼王死的太早,而吳起卻沒能像公孫鞅那樣,徹底廢除貴族階層的武功。在楚悼王的葬禮上,吳起被群起而上的楚國貴族刺殺,剛剛開始的變法戛然而止。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從那之後,楚國人再無法根除分封制的遺毒,實力上沒有再進一步,從始至終,保持着外強中幹的狀态。

與其說,楚國人自尊心極強,不如說是一種發自内心的自卑表現。

過度地強調尊嚴,讓他們在自我削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而在楚悼王死後,楚國再也沒有出現一個像樣的君主。

隻有後來的楚懷王,勉強算得上是一位明君。可惜的是,他也沒能放下迂腐的自尊,在爾虞我詐的戰國時代,依然保持着春秋時期的道義。

當時,楚國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依仗,便是與齊國的盟約。而秦國派出張儀,謊稱隻要楚懷王與齊國斷交,也送還此前占領的土地。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按理說,在混亂的戰國時代,背地裡的盟約毫無價值。可單純卻又自尊心極強的楚懷王竟然相信了。

他為了追回祖先的土地,竟然真的與齊國絕交。而此後的結果不難預料,秦國破壞了楚國和齊國的結盟,攻破了楚國最後一道防線。卻根本無視此前的交易,拒絕交還此前答應的土地。

楚懷王怒火攻心,出兵攻秦,卻被早有防備的秦國兩次大敗。楚懷王隻能在屈辱和不甘中,将太子送往秦國做人質。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然而,這隻是秦國的第一次欺騙,還有第二次更殘酷的教訓,不但葬送了楚懷王的本人,也葬送了楚國的未來。

在秦國做人質的太子熊橫,殺死了秦國的大夫,慌忙逃回國内。得理不饒人的秦國要楚懷王一個交代。

公元前299年,楚懷王又一次作出了愚蠢的決定,為了道義竟然親赴秦國請罪,可惜的是再也沒能回國。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楚國人貴族的自私再次暴露,他們很快就忘掉了楚懷王,在低迷的國勢中,将尊嚴深深藏在日日笙歌中。

隻有對楚懷王忠心耿耿的屈原,被流放他鄉,最後為了尊嚴投江而死。

此後的楚國搖搖欲墜,面對如狼如虎的秦國,似乎再也看不到自強的未來。

秦國一統天下勢不可擋,在掃平了韓、趙、魏之後,楚國成為了秦國南進的絆腳石。随着不斷攻伐,楚國人尊嚴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踐踏。直到楚國人被逼上了絕路,暴露出鐵骨铮铮的一面。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楚國人瘋狂起來也不是鬧着玩的,給不可一世的秦國上了一課。在名将項燕的帶領下,史無前例的擊潰秦國二十萬大軍。

此後,秦國名将王翦,在出征楚國之前,曾向秦始皇要求60萬大軍,少一人都不願出征。也正是因為畏懼楚國人垂死之際的瘋狂。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最終,秦國大軍攻破壽春,俘虜了最後一代楚王。然而,楚國人的尊嚴沒有被徹底剪滅,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秦的抗争。

有楚人在臨死之前喊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豪言壯語。

一語成谶。

項燕的後代,西楚霸王項羽在秦始皇死後揭竿而起。作為名将之後,楚國最後的貴族,也代表着楚國人最後的尊嚴。

江東父老将屈辱烙進铮铮鐵骨,綻放出血與火的生命之花。這也正是項羽能在江東,一呼百應的根本原因。

戰國之楚國:掙紮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如果曆史能夠重來,楚霸王項羽能短暫地放下楚國人的尊嚴,渡過江東必然能夠再次聚衆而來,勢必對劉邦的漢朝形成強而有力的威脅。

可惜的是,楚國人在卑賤中建國,在自卑中成長,已經将尊嚴看成是比生命還沉重的信條。如果項羽能放下尊嚴,曆史上便沒有西楚霸王。

這可能是一個無解的循環,項羽悲壯蘊含了最純正的‘楚人’血統。可以說,他帶領楚國人重蹈覆轍,也具有曆史的必然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