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了解的周圍it程式員朋友,大多數人都有着自己的部落格網站之類的,記錄他平時的一些工作日志,還有很多人也在用類似github的工具記錄和分享他的代碼,我覺得這還不足于使一個人的知識變得強大起來,頂多是一種展現自我的方式罷了。
哪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培養高效的學習習慣和平時做筆記的習慣,不定期對筆記内容進行歸類和總結,經常跟同行交流,才能更新知識,提升水準。
我是如何做的?
(1)寫部落格
如果解決了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或者一個我覺得很創新/實用的方法,我就會寫部落格記錄下來.
目前我分别在iteye,csdn,51cto上寫過部落格.不過主要部落格在http://hw1287789687.iteye.com/
csdn 部落格:http://blog.csdn.net/hw1287789687
(2)做筆記

部分文檔下載下傳位址:http://pan.baidu.com/s/1jhqvl5o
見附件
(3)寫工具
推薦部落格位址:
(1)http://www.cnblogs.com/pick/
(2)http://www.tuicool.com/ah/20/
(3)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203/322895.htm
-------------2016年1月6日補充--------------
作為一個程式員,不能隻關注代碼,還得關注日常生活.
多想想為什麼這個産品用的人多?
比如網易雲音樂,用的人越來越多.多想想為什麼,是什麼吸引使用者?
比如之前用jmeter,發現jmeter不好用,就自己寫了一個類似于jmeter的工具,當然并非完全重複造輪子.
這個工具下載下傳位址:http://pan.baidu.com/s/1kugkd9t
工具名稱:restfull_request_tool-0.0.1-snapshot
創新方案、應用案例及成果:
創新方案:
這個接口調試工具除了支援基本的發送http請求和儲存請求參數,(jmeter已有的功能不贅述)還包含如下創新:
(1)支援接口的依賴關系,比如cia登入接口依賴于擷取認證碼接口,那麼在登入接口設定了依賴(前置請求),那麼執行登入時,就會先執行”擷取認證碼”接口.并且依賴層級無限制,比如”擷取使用者資訊”接口依賴登入接口,登入接口依賴”擷取認證碼”接口.
如果使用jmeter,就需要先通路”擷取認證碼”接口,然後從應答要素中複制認證碼,填充到登入接口的請求要素中,再執行登入接口.這樣非常不友善,而且這些環節是重複勞動.
“前置請求”功能節省了重複勞動.
(2)檢查目前網絡環境
要知道,我們開發和測試同學經常線上上,仿真和集測環境之間切換,是以有時就搞不清楚此時此刻到底是什麼環境(集測,仿真還是線上?),這時就需要檢查(a)有沒有配置dns,(b)有沒有設定host.很繁瑣,而且是重複勞動.
是以”檢查dns”功能就派上用場了(測試同學已在使用,相信為她們節省了不少時間)
(3)接口搜尋功能
我們可能會有很多接口,這時我們需要找一個具體的接口,如果一個一個找,太費勁了.是以增加了”搜尋”功能
(4)支援請求參數值為json
如果哪個參數值為json,輕按兩下shift,在下拉菜單中選擇”擷取json”,就可以很友善地構造json了
(5)根據post請求生成網頁(裡面有form)
點選”打開網頁發送post請求”,即打開浏覽器
還有其他一些好用的功能,比如複制整個請求,友善同僚之間共享;備忘錄,生成二維碼,code換token等.
成果:提高了開發同學的工作效率,減少了測試同學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