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類社會不平等的根源真的是私有制嗎?恐怕不會,遠沒這樣單純

(一)

《論私有制是

人類社會不平等的根源真的是私有制嗎?恐怕不會,遠沒這樣單純
人類社會不平等的根源真的是私有制嗎?恐怕不會,遠沒這樣單純

人類社會不平等的根源》是盧梭的成名作,受到許多人的推崇,也包括一百年後大名鼎鼎的馬克思也從中吸收營養,為創立馬克思主義大廈填磚加瓦。

他們都是并列18世紀、19世紀政治理論上的巨人,也可以說馬克思是站立在一系列巨人的肩上,比如黑格爾、費爾巴哈、歐文、聖西門、弗立葉當然也有盧梭、伏爾泰甚至還有萊布尼茨、牛頓,須知馬克思也是數學家、實體學家精通微積分的,這與後代的政治學家、政治家有着截然的不同。

科學家才是馬克思的底色,他在當時包括生物學在内幾乎所有科學門類都有深入内行的研究,這才是本質可貴的。當我們在研究馬克思主義上迷了路,應該追本溯源,在源頭上找到正确的方向,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來時的路,而大相徑庭、走上歧途,而與初衷相違。

馬克思是與盧梭一脈相承、批判地繼承。盧梭也不會認為他是資産階級思想家,他什麼階級也不是,他就是人類思想家,他研究的是科學,科學不一定非要套上階級的烙印。

而且盧梭生活的年代18世紀的法國猶如19世紀的中國,封建社會、封建國家,他就一窮人而已,在貧病交加中死去。死後沒幾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死了上百萬人,死的大多是地主、貴族,當然也有不少革命者比如羅仆斯庇爾。整個法國的統治階級基本被打垮,一個封建階級亡了。

而一百二十二年後的辛亥革命,地主、"貴族"被"完好無損"地儲存了下來,在整個民國這個階層活得很好,使得中華民國"四不象",不象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侵蝕着它的根基,最終覆亡,一直到土改才最終消亡。

中華民國張靜江、蔣經國是主持過土改的,半途而廢。消滅地主本來應該是辛亥革命、中華民國資産階級應該完成的任務,終其一朝38年也沒有完成,是以它覆滅了。該幹的事你不幹,讓别人幹,還有你吃的飯?

(二)

人類社會不平等的根源真的是私有制嗎?說的沒錯,這是科學推導得出的結論,但是蘇聯、東歐解體倒閉為了什麼嗎?因為不平等,人們起來推翻了公有制,重建立立了他們認為更加公平的私有制,還美其名曰:"革命",這是革命嗎?這似乎是倒退!

從私有制到公有制是曆史的進步,是曆史的必然歸宿和必然方向,連所謂資産階級思想家社會科學家盧梭先生都懂,為什麼我們不懂,還妄稱無産階級?無産階級不是比資産階級進階嗎,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無産階級是資産階級的掘墓人、發展者、更高文明的建立者,我們應該更懂得科學、更有知識,更當之無愧地說:我們是無産階級,窮的就剩知識了!"

我們打破的是鎖鍊,我們拯救的将是全人類!而盧梭代表的真的隻是資産階級嗎?他代表的是全人類,何況他根本就不是什麼資産階級,他就是一窮人!

而曹雪芹代表的是什麼呢?他出身于大貴族、地主,青年被下一任皇帝抄家、沒落變為窮人,同樣在18世紀,同樣在貧病交加中死去!你說他代表的是大地主的利益還是資産階級的利益?他與資産階級不沾邊,非要往那兒靠,隻能說他代表大地主的利益,這樣是十分牽強的。就象用一個模子往人頭上靠是不科學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盧梭比曹雪芹稍微進步一點,《論私有制是人類不平等的根源》這類玩意,曹雪芹想不出。沒有這樣的社會土壤。為什麼馬克思沒有産生在中國?同樣沒有這樣的社會土壤。

社會土壤才是最主要的,而不是制度。制度再好,就象花,也會枯萎,就像莊嫁,也長不出好莊稼。養魚先養草,養草才是關鍵。養牛也要種好牧草。我強調的是環境的作用。因為人是環境的産物,制度是人制定的,并要人去實施。

如果環境不好,人自然沒法保質保量地去落實制度,制度就會魔幻現實主義轉化為一張畫皮,外表好看,沒有實際用處。如此可以解釋東歐、蘇聯解體的原因,還有一個南歐的南斯拉夫。它們草沒種好啊。就象飼養兔子,如果水草豐美,不用管它,繁殖地快着呢。環境起決定作用。注意防犯黃鼠狼就行了。

人類社會不平等的根源真的是私有制嗎?恐怕不會,遠沒這樣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