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作者:曆史述

《三國演義》開篇便寫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有的封建王朝大抵都是這樣發展的,從前朝的手裡奪過江山,再衰弱,再滅亡。自公元184年的黃巾起義起,東漢也進入了滅亡的倒計時。

東漢末年,群雄紛争,軍閥混亂,直至三國建立,三足鼎立。但若是談起東漢混戰開始的破口,恐怕是非“呂布殺董卓”這一著名曆史事件不可,也就是三十六計中最為有名的“美人計”,而這一計就是出自東漢末年名臣王允。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王允的這一計策,主要是為了東漢的政局穩定,王允可謂是為國之忠臣,但若是細看王允殺完董卓之後的種種行為,隻怕無人不感慨其毒辣。

董卓被殺後,天下一片歡呼。董卓的種種行徑,禍國殃民,天下人恨不得食其肉。鏟除董卓,不僅僅是保衛漢朝政權統治,更是民心所向。真可謂是大快人心!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作為誅殺董卓的首要功臣,王允不僅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在民間,也是受到各種擁護和贊揚。王允開始變得有些飄然自大,認為連董卓都死在他的手裡,他還需要怕什麼?

他開始目空一切,不在意一切事物。每次與其他大臣開會商量國家大事的時候,不再保持謙遜,積極與大家探讨,而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仿佛高人一等。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正是這樣的行為,導緻其他大臣開始與他保持距離,而不是和以前一樣,這也是離心的開始,不得不說這個情況和董卓當時的情況有着微妙的相似。

蔡邕,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可誰知這位文學家最終的結局竟是冤死獄中,未能完成撰寫漢史的心願。而蔡邕的死,可以說是王允一手造成的。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蔡邕曾經是董卓的部下,董卓還特别賞識他。是以在得知舊主突然被殺的消息時,有點猝不及防,于是不由自主地歎息了一下,萬萬沒想到正是這一聲歎息,将他送上了斷命之路。

原來,當時王允也在旁邊,聽到了這一歎息,頓時大怒,認為蔡邕沒有大局觀,僅僅因為董卓給蔡邕的一點小恩小惠而為董卓歎息。于是就将他下獄問罪。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蔡邕為了完成自己寫成漢史的理想,願意接受臉上刻字,削足這樣的殘忍的刑法,隻為了保全性命,用餘生的時間來完成漢史。同時,各大臣設法施救,甚至太尉特地上門說情,但并沒有任何作用,王允依舊不管不顧,逼得蔡邕最後冤死獄中。

呂布作為剿滅董卓的主力之一,同樣也受到了嘉獎,當然也是處于王允的掌管之下。想當初,王允在勸說呂布合作的時候,對呂布可謂是以英雄稱之,稱贊他的才華能力,體諒他的難處,為他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而感慨。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可惜,事成之後,卻開始露出了真正的想法。王允不僅看不起呂布,隻是以劍客來對待他,不說将軍,更不說英雄,将他隔離在朝政之外,削弱他的權利。

此外,以前跟着董卓的将領,也是頗具實力,王允一方面赦免他們,後期為自己所用,另一方面又怕他們謀反,便想處置了,糾結之時,呂布多次勸說,陳明危害,可惜,王允本身就看不上呂布,更不用說呂布的建議。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可以說,在王允手下,呂布過得并不得意,何況他本身便是一個自傲的人,種種之下,漸漸地,便與王允不和。當然,不能說呂布自身沒有問題,但也終究是被王允薄待了。

董卓危害四方,殘忍嗜殺,廢立皇帝,鸩殺何太後,然後衆人皆無可奈何,其根源就是他手裡的涼州兵。董卓對部下的管理是十分嚴苛的,并不仁和,部下言語稍有差錯,就被當場處死,殘暴,但是卓有成效。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有了這支兵馬,董卓可謂是肆無忌憚,任意妄為。那麼,現在董卓死了之後,這批兵馬又該何去何從?王允對這問題的處理也成為王允命運的轉折點。

王允在這件事情上的處理,充分證明了一點,他可能是一個愛國忠君的人,可能是一個可以忍辱負重的陰謀家,但确實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在處理涼州部曲的問題上簡直是騷操作連出啊。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王允一開始是打算全部赦免涼州兵馬,畢竟涼州兵馬并未造反,之後又忽然改變主意決定,決定處罰他們,以儆效尤,但本質上是為了獲得兵權,解除隐患。

與此同時,有人建議王允,與其讓關東兵控制涼州兵馬,不如任命皇埔嵩為涼州兵的統帥,安撫軍心,不僅可以減少糾紛,還能更為妥善的化解此事。這一建議被王允毅然拒絕,他認為在董卓死後,還讓關東兵馬駐紮在條件惡劣的涼州,會影響關東将領對朝廷的信任和忠誠。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王允的瘋狂并不比董卓弱,他自信自己聰慧過人,隻因為文武殊途,是以處理的方式有些差異。事實上卻是他一手創造了漢王朝複興的契機,但卻沒有抓好時機,反而将它拖向谷底,讓百姓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

王允跟董卓都罪大惡極。董卓窮兇極惡,而王允确實對形勢的判斷缺乏長遠眼光和決心,行事有些不夠果決,且太過天真,竟然想要“與虎謀皮”。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得知王允想解散涼州兵後,涼州的百姓便開始四處傳謠,說王允要滅掉涼州人。涼州士兵本就深感憂慮,聽到消息,王允不僅沒有赦免他們的意思,還要削奪他們的軍權,解散軍隊,加上蔡邕冤死的消息傳來,令人更加絕望。

此時,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就是牛輔的謀士賈诩,其人狡猾無比,詭計多端。他向李傕和郭汜獻策,既然朝廷不打算赦免,我們應該拼死一搏,如果走運攻占了長安,那天下便是我們的囊中之物;如果不能,那打劫富庶人家,劫掠婦女,再歸來,也還能存活。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李傕和郭汜如當頭棒喝,立馬集合兵馬,星夜出行,殺向長安。6月的時候,李傕和郭汜等人圍攻長安。誰知王允十分看重的關東兵居然不出兵來剿滅反賊,長安就隻呂布一人,實在是獨木難支,隻好逃跑。八天以後,李傕和郭汜等人攻破長安城。

叛軍入城後,各種殺人洩憤,在這場戰争中死去的官員和百姓超過一萬人,天下一下子就亂了起來,策劃參與鏟除董卓的王允、黃琬、魯旭被滅口,族人全被株連。還因為王允是并州人,李傕、郭汜等遷怒并州人,将軍隊中的并州人,無論男女,都殺了,人數超過百人。

殺完董卓之後,再看王允是什麼行為,才會明白王允的毒辣

王允出生在山西的名門望族,從小就天資聰穎,愛國憂民。雖出身優越,卻仍然刻苦學習,飽讀詩書,還習武強身,文韬武略,說一句少年英才不為過。

出仕以後,為官公正,更是隐忍設計鏟除董卓,青史留名。誰料,在此之後,頻頻作死,驕傲自滿,做事毒辣,竟是落得如此結果,令人感慨萬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