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球世界,說到“資料”二字,就繞不開蓋德穆勒。
蓋德穆勒,是德國足球乃至世界足球史上最偉大的前鋒,集體以及個人榮譽全滿貫得主。是前世界杯和歐戰曆史前總射手王。1998年他被授予國際足聯金質勳章。2000年fifa國際足聯授予他“世紀金靴”大獎。歐洲權威體育媒體法國《隊報》也将他評選為足球曆史最偉大的十位巨星之一。2011年首批入選國際足球名人堂。
我們在這個時代比較雙嬌與球王的關系,最愛說兩件事:一是拿資料說事,二是拿世界杯說事。
無論是資料還是世界杯,蓋德穆勒都不缺。但他距離球王還有不小的距離。
但,很少有聲音為他叫屈。
就國家隊表現而言,德國還有一位克洛澤,是世界杯曆史上最佳射手。但克洛澤的輝煌隻在國家隊。而蓋德穆勒無論在國家隊還是俱樂部都有絕對牛逼的資料。
這是對蓋德穆勒的不公平嗎?為什麼他排名甚至不能進入前五?記得在蓋德穆勒輝煌時期,就有這樣的所謂“權威評價”:除了射門,蓋德穆勒一無是處。
這當然是不公正的評價,那麼,在傳統的足球評選的喜好裡,人們更在意哪些内容呢?——除了資料。
蓋德穆勒到底“差哪了”?
你不能拿天賦說事,因為蓋德穆勒那樣的非凡,你硬說他沒有天賦或者天賦不足,那就是赤裸裸的“不要臉”。
還需要為球隊帶來勝利嗎?應該也不是,因為蓋德穆勒也做到了。
是在一個球隊裡的“統治力”嗎?或者是吧,這項内容,貝肯鮑爾就把蓋德穆勒比下去了。克魯伊夫也具備這項内容。更不要說球王馬拉多納了。
再有一項,應該是“神迹”——對足球運動做了“非人類”的诠釋。
任何資料,都屬于人類的物質層面的内容。而“神迹”,是存在于靈魂層面的内容——不歸資料管。
所謂“神迹”,這項内容是可以左右人們對一個球員是否欣賞甚至膜拜的重要内容。而其最可怕的是:這項内容,沒有對錯,沒有固定标準,不可以“标準化”。隻有好壞,更多是憑主觀好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