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貢嘎山到雪寶頂,天津觀衆和四川雪山隻隔着一個美術館的距離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雪山,亘古不變又充滿着绮麗奇觀,聖潔靜穆的雄偉山廓,神秘莫測的雲卷雲橫,流光溢彩的日照金山……近日,在天津美術館舉行的《大國脊梁·聖境峰光——高原雪山畫派作品展》驚豔津門,不少從未見過高原雪山的當地藝術迷被畫中的貢嘎山、稻城三神山、西嶺雪山、四姑娘山、雪寶頂等衆多四川雪山所深深震撼。

從貢嘎山到雪寶頂,天津觀衆和四川雪山隻隔着一個美術館的距離

自古蜀先民從岷山上遊遷移到沃野千裡的四川平原,這裡的人們5000年來總是仰望着近在咫尺又遠在天邊的雪山,他們不斷在青銅、陶瓷、錦繡與畫卷上記錄下觀山的曆史,也通過這些文明的創造為雪山不斷注入着精神價值。

随着近代以來西部地理的再發現與現代交通的大力提升,人們不僅可以在平原觀山,還能深入到古人從未到達過的雪域腹地。西部高原大美的自然地貌、豐富的人文資源、厚重的曆史積澱吸引了世界各地文學藝術家的目光,畫家們更是對西部高原的奇異景觀和神秘色彩夢繞魂牽、留連忘返。

從貢嘎山到雪寶頂,天津觀衆和四川雪山隻隔着一個美術館的距離

但是如何畫雪山,卻是一個古人沒有解決過的問題,遍觀中國曆代繪畫的雪景圖式,有王維、趙松雪、黃公望、沈周等取材江南山水所作,有荊浩、關仝等擅繪的中原太行山中雪景,有範寬等以秦嶺終南山山水為題材而作,卻鮮見以西部高原雪山為主題創作的雪景圖。

在這裡山峰與雲霧正好相反于傳統繪畫的黑白關系,宏大而趨于直線的山形也似乎不符合傳統繪畫的構型審美。面對新的問題,一群以雪山為主題創作的藝術家們自發的開始了研究與探索,一個新的畫派逐漸在這一過程中形成。雪山畫派的藝術家們用對傳統繪畫語言的拓展,講述着對雄偉山川的敬畏之意,表達着對雪域高原滋養草甸湖泊、江河大地的感恩之情。

從貢嘎山到雪寶頂,天津觀衆和四川雪山隻隔着一個美術館的距離

于是在慶祝建黨一百周年之際,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山西省美術家協會、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攜手共同開啟了《大國脊梁·聖境峰光——高原雪山畫派作品展》山西、天津、廣東巡展。展覽以崇高聖潔的高原雪山風貌為藍本,展現了中國山水畫家堅守住傳統的同時在藝術上的新探索。

從貢嘎山到雪寶頂,天津觀衆和四川雪山隻隔着一個美術館的距離

天津美術館

展覽共展出100件雪山主題的繪畫作品,對“水墨高原雪山畫派”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審美現象及相關學術問題進行持續探讨,以激發更多山水畫家和美術理論家參與到高原雪山題材的創作和研究中來。

此次展覽主辦方還希望通過五地巡展,對“水墨雪山”這一學術命題的持續探讨,激發更多山水畫家參與到高原雪山題材的創作中來,與此同時,吸引大衆對西部高原民族性、地域性、人文性的嶄新認知和喜愛,以文化自信鑄就精神脊梁。

從貢嘎山到雪寶頂,天津觀衆和四川雪山隻隔着一個美術館的距離

此次展出的有王七章、朵爾基、劉浪濤、李兵、李晖、楊梁相、張躍進、姚葉紅、臧躍軍、管苠棡等畫家的傾力之作,參展藝術家很多來自成都。成都是全國一座能在城中就能遠眺雪山的大型城市,四川山水畫家更對雪山有着很深的情感。參展作品中,薛磊的《萬壑松風》,楊梁相的《仰止彌高》 ,姚葉紅的《蜀道難》都堪稱重量級佳作。

從貢嘎山到雪寶頂,天津觀衆和四川雪山隻隔着一個美術館的距離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