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寫:請發達國家兌現承諾——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上的呼聲

作者:春河月亮

新華社英國格拉斯哥11月5日電特寫:請發達國家兌現承諾——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上的呼聲

新華社記者許鳳 張代蕾 金晶

“我們來過很多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發達國家上司人總是話說得漂亮,做得卻很少!”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會場外,一群來自非洲的抗議者毫不掩飾他們的憤怒。

蘇格蘭的寒風中,“泛非氣候正義聯盟”的成員們手舉智語牌,在會場外高呼口号:“我們要什麼?氣候正義!什麼時候?此時此刻!”

抗議者之一、本次氣候大會觀察員查爾斯·尼揚布拉對新華社記者說,發達國家是制造氣候危機的主要責任方,它們在工業化程序中燃燒大量化石燃料,積累巨額财富,同時排放大量溫室氣體。是以,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上,發達國家有義務承擔更多責任,并幫助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然而,發達國家雖然做出一些氣候變化承諾,包括在2020年前每年向開發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但這些承諾并未兌現。

尼揚布拉和同伴們舉起的智語牌上寫着:“誰吞掉了1000億美元?”

“這不是發達國家送錢給我們,這是它們必須償還的氣候債務。我們需要得到支援,以此提高自身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尼揚布拉說,“就好比我們身處同一艘船上,有的人在甲闆上,有的人還在艙底。但如果這艘船沉了,我們所有人最後都會淹死。”

尼揚布拉的憤怒不難了解。資金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關鍵,發達國家兌現資金承諾是開發中國家的重要關切。然而,國際智庫報告顯示,發達國家每年提供的氣候資金不僅總額不達标,還存在“摻水”“湊數”等問題,實際提供的有效資金遠低于官方通報資料。

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上疾呼,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必須成為全世界團結一緻的時刻。發達國家每年向開發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承諾必須兌現,因為這是重建互信、恢複信譽的關鍵。

雨林國家聯盟聯合創始人費德麗卡·比塔對新華社記者說,發達國家不兌現所作承諾,這不僅“令人沮喪”,也破壞了建立“真正合作關系”所需要的互信。“開發中國家拿出了減排承諾和措施,發達國家在資金支援方面也應該言行一緻。”

出席大會中國企業館開幕活動的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也表示,在氣候行動上,已經完成工業化的國家“有義務做得更多”。他敦促富裕的發達國家盡快兌現對低收入國家作出的資金援助承諾,以促進政治互信。

尼揚布拉希望,會場内外的種種呼聲能促使發達國家承擔曆史責任、盡快兌現承諾。由于缺乏資金和應對能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受氣候變化影響往往最嚴重。非洲很多地區受到暴雨、洪水、幹旱等極端氣候事件影響,導緻糧食歉收,再加上新冠疫情,一些地區面臨人道主義危機。

“我們不需要更多說辭,我們需要實際行動。不是明天,就是現在!”尼揚布拉說。(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