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招考丨@英語“困難戶”:從日常入手,積攢好“點滴之力”

四川線上記者 鄧翔沣

“英語完形填空10個詞,我能錯9個,太絕望了!”“每天跟讀,英語單詞還是記不住。” ......英語,究竟該怎麼學?如何提高分數?針對這一問題,曾在聯考英語中取得149分的“學霸”馬璐瑤有話說,繼續往下看!

首先,高中英語學習兼具語言學習的積累性和面向聯考的應試性,是以,在高三這一年中,學會在日常中“厚積”和在考場上“薄發”,對于鞏固和提高高中英語是非常重要的。

語言學習是一個積少成多的過程

語言學習是一個積少成多的過程,在最後一年裡,我們要仔細思考積累什麼有用和怎麼積累有效。

首先,對于高三學子而言,随着時間的推進,我們積累的内容應該日趨精準。找到我們不會的、不熟悉的、沒搞懂的重點内容,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從必修一的單詞表開始一個個背起。除了需要在課堂上做好筆記之外,對于練習題和試卷上的生詞難句、固定搭配也應予以勾畫并及時查詞典。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一定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以句子”we will visit some of the best-preserved roman monuments in the world.” (2020年全國Ⅲ卷)為例,在此句中,”preserve”的動詞義“保護;保留;維護”應重點熟悉,而其名詞義由于少見則無記憶必要;“monument”和”roman”的詞義則是有印象就好;至于一些複雜的人名、少見的地名,就可以不作積累。另外,文法類的錯題、從錯題中歸納出的易錯易混題和心得政策以及作文範文的好詞好句也需要簡潔的記錄。

積累并不是一次性的抄寫。狄慈根說:“重複是學習之母”。對于積累内容,應有計劃、高頻次地反複複習,以加深記憶印象。一般來說,今天積累的詞彙短語、易錯易混内容在飯前、課後、睡前反複多記幾次,效果會比第二天早讀再複習更好,第二天複習又比周末複習效果更好,以此類推。當然,當天反複記憶過後,後續仍需一定的周期性複習。

在日常學習和積累中,我們也應注意準确性。對于疑惑的地方,最好先問詞典,後問老師,力求精準。對于某個詞彙或文法重要程度的判斷,除了參考老師的觀點,也應從自己做題的經驗和個人水準出發,形成自己的看法。

從日常學習培養能随時應對的狀态

積累像長跑訓練,考試則像運動會,考驗的除了知識,還有狀态和技巧。就狀态而言,對不同的狀态問題應有不同的解決方法。聽聽力時精神容易渙散,可以在考前洗把冷水臉,或者幹脆閉目養神;考中如果疲勞,可以先看看作文,或者跳到拿手的題型找回題感;讀不懂題時不必驚慌,做做腹式呼吸,冷靜一下再繼續奮戰……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因人而異,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做狀态的主人,努力實作最佳發揮。

就技巧而言,對不同題型應有不同的做題政策。比如,在開考前浏覽聽力文本時,我們可以反推一下情景,将數字、時間等轉換成英語,便于聽到時迅速反應。對于閱讀,勾畫生詞、專業名詞、與問題和選項相關的關鍵詞、句有助于我們快速組織大概文意、尋找題眼、得出答案,也有利于後續檢查。

對糾結的題目,要相信第一感覺即語感,選出最優項。實在不行可以做好醒目标記後進入下一題,避免浪費時間。對于主旨題,我常用的方法是從四個選項反推:如果以它為标題,文章應該怎麼寫,然後将原文與推測相對照。對七選五,要緊扣上下文和關聯詞,比如前文的“on the one hand”和選項的“on the other hand”相對應;選過的選項應該劃去以避免重選、漏選。完型要注意固定搭配和常用搭配,如“approach”和“means”都有“方法”之意,但我們要格外注意空白處之前是“a”還是“an”。

填詞的注意事項與完形填空類似,但需額外注意大小寫等書寫細節;沒給出單詞原型的空白處,常常是介、冠、代、連四類詞。改錯遇到瓶頸時也可從增、删、改三方式和名、動、形、副、介、冠、代、連等詞性兩方面出發一一排查。想要提高這兩類題型,多做題、多積累錯題非常關鍵。至于作文,七分準備三分臨場,書寫則是重中之重。平常多積累各類型作文寫作模闆和好詞好句,先寫通再寫好;考場上勾畫作文要求,細心細緻,基本不會出大問題。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取得高分,靠的無非是勤懇、細緻和語感。我個人的經驗僅供參考,希望各位同學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定學習方案,也希望大家在取得滿意分數的同時,能在考場外感受 到更多英語的多彩與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