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平頂山發現東周墓葬,設定有五重防盜機關,難道墓主是天子?

衆所周知,古人“事死如事生”,他們認為人死之後會到另一個世界,繼續享受生前的一切,因而十分重視自己的墓葬規格和陪葬品數量。古代有地位的達官貴人,死後陪葬品一般都十分豐富,而帝王和諸侯更是數不勝數,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産生了盜墓行業。在價值驚人的陪葬品的誘惑下,盜墓賊甚至形成了體系,甚至出現了許多官方盜墓,在此背景下古人死後怕墓葬被盜,都會在墓葬中設立機關暗器來防盜。在墓道的防盜措施中,我們熟知的有疑冢、機關暗器、積沙積石墓,而最毒的是墓葬中放置水銀。防盜措施最好的大墓有秦始皇陵和武則天的乾陵等,它們經曆千年仍儲存完好,而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位于河南平頂山葉縣常莊村的東周大墓,設定五重防盜機關,墓葬發掘過程讓考古專家們傻眼了。

河南平頂山發現東周墓葬,設定有五重防盜機關,難道墓主是天子?

2018年4月,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電閃雷鳴,大雨傾盆,位于常莊村外平緩的燒車河水位高漲,岸邊幾座高大的土堆岌岌可危。原來在1985年文物普查時,這幾座封土堆是東周的墓葬,得知封土受損當地考古隊員立即趕往現場,對墓地現場進行了緊急封鎖。常莊大墓北距縣城18公裡,屬于葉邑故城的附屬遺存,總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經國家文物局準許,河南省文物部門對常莊大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當考古人員清理掉封土後,竟然出現了一些大石頭,而且石頭越挖越多,整座大墓似乎由石頭組成。此後怪事不斷發生,在三層積石的夾縫中,還填充着大量細沙,而且大墓的四面牆壁竟然還摻雜了米漿。巨石死死壓住墓室,流沙填充石縫,考古專家表示這是典型的積石流沙墓,是專門防盜墓賊設計的。

河南平頂山發現東周墓葬,設定有五重防盜機關,難道墓主是天子?

第一道是絲絲壓住墓葬的積石;第二道是一百多立方的流動性細沙;第三道是用古代糯米混着黏泥,在墓室周圍砌成的“水泥”石牆;第四道是石牆與棺椁之間由沙和石構造的1米夾層;第五道是裹住棺椁的抗席。如此重重五道機關,可以說把整個積石積沙墓圍成了一個“鐵桶”,而如此堅固和先進的防盜體系,也沒有逃出盜墓賊之手。為了盜取墓中的珍寶,猖狂的盜墓賊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動用了炸藥也沒能得逞,最後采用從墓底向上挖盜洞避開機關。考古人員在墓室放置棺椁的地方發現了兩件鐵斧,經過文物專家鑒定這兩件鐵斧是漢代的,因墓葬遭遇盜擾考古專家有點失落。在考古人員搬運巨石的過程中,意外發現盜墓賊留下的探鏟與鐵錘,這些盜墓工具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了。

河南平頂山發現東周墓葬,設定有五重防盜機關,難道墓主是天子?

鑒于大墓的防盜措施機關重重,考古隊員小心翼翼地進行發掘,出土了一些細小的金箔。後來陸續又出土了許多金箔,那麼墓主用這些金箔幹什麼?金箔為何又如此細碎?根據以往的考古經驗專家判斷,這些金箔可能是用來裝飾某種器物。經過對金箔進行清理發現金箔上面還有紋飾,可看出是一些手工捶打的線條,其中一塊金箔紋飾是鳳鳥。在金箔下方考古人員發現灰痕,也就是木頭朽爛的痕迹,是以考古專家推斷這些金箔是裝飾漆器的。不僅如此在灰痕下面考古隊員還清理出綠松石,考古專家表示如果這些漆器沒有朽爛的話,絕對都是價值連城的國寶。漆器在春秋戰國時期屬于貴族專用,而能夠用這麼多漆器的,證明墓主人身份地位極高,應該是屬于進階貴族。雖然墓葬中陸續出土幾件玉器,但卻始終沒有發現證明墓主身份的東西。

河南平頂山發現東周墓葬,設定有五重防盜機關,難道墓主是天子?

後來,考古隊員在對附近進行發掘時,發現了整齊排列的馬骨,專家表示這很可能是車馬坑。經過對馬骨進行清理足足有四個馬頭,但讓考古專家驚訝的是,馬的軀幹卻始終沒有發現,難道馬下葬時隻埋葬了馬頭?根據周朝乘車等級劃分“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這證明墓主人至少是卿一級的貴族。考古隊員在清理車馬坑又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又發現了9個馬頭骨骼,也就是這個車馬坑一共埋有13個馬頭,難道專家一開始的推測是錯的?墓主人不是卿一級貴族而是天子?就在考古陷入僵局的時候,考古隊員清理出土一件青銅戈,經過鑒定它的年代屬于戰國早期,後來又出土一件青銅矛。考古人員在發現青銅戈和青銅矛的地方又發現了大量的青銅箭镞, 一種是體型比較寬帶有雙翼的雙翼镞,另一種是體型細長整體由三條筆直的棱構成的箭镞。通過出土的青銅戈、矛和镞等兵器,證明墓主很可能是一位将軍。

河南平頂山發現東周墓葬,設定有五重防盜機關,難道墓主是天子?

此後,考古人員在葉縣南部的一座山上,發現了一處殘存的城牆,專家查閱史料發現這處殘缺城牆跨越了現在的葉縣、方城、舞陽、泌陽和桐柏等25個縣,足足延綿了500多公裡。考古專家介紹這處殘缺城牆跟葉縣常莊大墓墓主生活年代大緻相同,順着這個思路專家們發現了一條曆史資訊,殘缺城牆所在的山是楚國和中原地區的分界線。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春秋戰國時期葉縣叫葉邑,這道長城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長城之一,即“楚長城”。“楚長城”在春秋時期叫方城,楚文王在位期間通過方城關口占領葉邑,而葉邑是楚國北方重鎮,那麼當時楚王派誰守衛葉邑?專家查閱大量史料發現,楚王派往葉邑的第一任長官竟是成語“葉公好龍”的葉公。公元前524年,楚王封葉公沈諸梁治理葉邑,通過常莊大墓的形制,專家推斷墓主人是治理葉邑的長官,不排除是某一代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