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荔枝精選 |《勸學》戰國·荀況#年輕人,做學霸吧#

《勸學》戰國·荀況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róu)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yòu)槁暴(pù),不複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緻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xìng)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白話譯文:

有道德品行的人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裡提取出來的,但是比藍草的顔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結而成的,但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線,如果用火烤把它彎曲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符合圓規的标準了,假如又被風吹日曬而幹枯了,它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是以使它成為這樣的。是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過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也就能變得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并檢討自己,那麼他就會變得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卻沒有片刻學習的收獲大;我曾經提起腳後跟眺望遠方,卻不如登上高處看的更為廣闊。登上高處招手,手臂并沒加長,但是人們在遠處也可以看見;順着風向呼喊,聲音并沒增強,但是聽的人卻聽得更清楚。借助車馬的人,腳步并不快,卻能到達千裡之外;借助船舶楫槳的人,不一定逗善于遊水,卻能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本性并沒有差别,隻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變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裡興起了;水流彙積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誕生了;積累善行進而養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可以達到很高的境界,聖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是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實作千裡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彙聚成江河大海。千裡馬一跨越,也不足十步之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可以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的走。雕刻一件物品但最後放棄了,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若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和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啊。蟹有六條腿與兩個蟹鉗,但是若沒有蛇、鳝的洞穴,它就無處藏身,這就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荔枝精選 |《勸學》戰國·荀況#年輕人,做學霸吧#

作品賞析:

戰國時期,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封建制度逐漸形成,曆史經曆着劃時代的變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表不同的主張,并逐漸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曆史上稱之為“諸子百家”。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批評别人,出現了“百家争鳴”的局面。戰國時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為統治階級辯護的思想,而荀子卻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們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以趨吉避兇。他的門人韓非、李斯成為戰國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 end -

有趣、有料-

微信公衆号:荔枝詩詞

傳播知識,帶你微笑:)

搜尋關注“荔枝詩詞”微信公衆号,更多詩詞有趣内容等你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