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病毒性肝炎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的一種傳播迅速和高度緻死性傳染病。主要特征為肝髒腫大,有出血斑點和神經症狀。在新疫區,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達90%以上。

流行特點
本病主要發生于4~20日齡雛鴨,成年鴨有抵抗力,雞和鵝不能自然發病。病鴨和帶毒鴨是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飼養管理不良,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鴨舍潮濕、擁擠,均可促使本病發生。本病發生于孵化雛鴨的季節,一旦發生,在雛鴨群中傳播很快,發病率可達100% 。
本病在自然條件下主要感染鴨,不感染雞鵝,一年四季、不同品種、性别的鴨均可感染,健康鴨通過接觸被患病毒性肝炎鴨和帶毒鴨污染的飼料、水、墊草、車輛等傳染而流行發病,也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雛鴨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高,1周齡内的雛鴨病死率可高達95%,而1月齡以上的鴨則很少發病死亡。因飼養管理不善,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鴨舍陰濕,鴨群擁擠等均可促使本病發生。
鴨病毒性肝發炎狀有哪些?
剖析可見特征性病變在肝髒。肝腫大,呈黃紅色或花斑狀,表面有出血點和出血斑,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脾髒有時腫大,外觀也類似肝髒的花斑。多數腎髒充血、腫脹。心肌如煮熟狀。有些病例有心包炎、氣囊中有微黃色滲出液和纖維素絮片。
肝髒水腫,并有許多針尖大至黃豆粒大出血點。膽囊腫大,充滿膽汁。顯微鏡下觀察,肝細胞在感染初期呈空泡化,後期則出現病竈性壞死,中樞神經系統可能有血管套現象。脾腫大,呈斑駁狀。腎腫脹,血管明顯,呈暗紫色樹枝狀。
鴨子病毒性肝炎如何防治?
(1)注射免疫蛋黃勻漿,每隻鴨皮下注射1毫升。
(2)注射鴨病毒肝炎高免血清,每隻鴨肌肉或皮下注射0.3~0.5毫升。
(3)注射康複鴨血清,10日齡内每隻鴨肌肉或皮下注射0.5毫升,10~20日齡每隻鴨注射1毫升。注射鴨病毒性弱毒滅活疫苗0.5~1.0毫升。
(4)用0.01%病毒唑、0.01%恩諾沙星飲水,同時在飲水中加入稀釋數倍的電解多元,連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