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病毒性肝炎dvh)經稱“背脖病”。是一種主鴨開 炎我毒dhv)引起維鴨肝髒損傷的高緻病性傳染病。臨未表現為運動失調。死後裡角弓反張。并以開髒腫大及出血為主要病變特征。
識病原
鴨肝炎病毒(dhv).目前。鴨開炎病毒按血清型可分為1. 1.重型,3個血消型之間無交叉感染。血清1型可分為3個基因型。分别為基因1型(傳統血清1型)基因1型(台灣型).基因亞型(南韓型)。我國主要流行傳統dhv 1型及其南韓新型變異株ndhvd.井曾有大流行報道。2010年南韓新型dhv首先在我國福建省夜發現。

知規律1
①傳染源病鴨和帶毒鴨。康複的維鴨可經類便排毒1~2個月。
②傳播途徑主要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
③流行特點 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以冬。春季較為多見。
④易感動物 主要發生在3周齡以下的維鴨。尤其對1周齡的雛鴨具有極強的緻死性,病死率高達90%以上。近年來30日齡左右的鴨也有發病。
⑤最新動态目前,發生的新型肝炎(i型鴨病毒性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型僅見于英格蘭東部地,ii型主要發生在美國)不屬于這三種血清型,而屬于其他血清型,故稱為新型肝炎。其臨床症狀與1型鴨病毒性肝炎相似,但兩者在組織病變上有明顯不同,主要是新型鴨肝炎病毒可導緻腎髒和彈髒明顯病變,腎髒壞死嚴重且異嗜細租浸潤,牌髒紅營。白題界限變化明顯。
[看症狀]
①潛伏期1~2d,突然發病。精神委頓,縮頸垂翅,離群呆滞,眼睛半閉,常雞下,打睦睡,食欲廢絕,結膜炎。
②痙李性抽指,頭向後仰、極力彎向背部,兩腳後伸、劇烈痙章。望遊泳狀,呈角弓反張姿勢,數分鐘至數小時内死亡。
③喙端和爪尖淤血星暗紫色,少數病鴨死前排黃白色或綠色稀糞。
④發病較急的突然倒斃,常看不到任何症狀。
[觀病變]
①肝髒腫大,質脆,一碰即裂,色澤暗淡或土黃色、黃白色、褐黃色,表面散布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點,呈淡紅色或斑駁狀,切開肝髒可見切面外翻、多汁,結構模糊。
②膽囊明顯腫大,膽汁充盈星墨綠色。
③心包積液,心肌色淡變軟,呈煮熟狀,心室擴張。
④脾髒柔軟、腫大,表面呈紅白相間的斑駁狀,切面外翻、多汁。
⑤胰腺腫大、充血或出血,呈粉紅色,有的表面有細小的白色病竈。
⑥腎髒腫脹呈灰暗色,血管明顯,呈暗紫色樹枝狀“花斑腎”。⑦法氏囊腫大,腦表面血管明顯易見、淤血,擴張如樹枝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