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它充滿了生機 - 南極宇航員探索海洋動物的世界

作者:光明網

新華社《雪龍2》1月20日,片名:這裡無處不在生機勃勃——南極宇航員海洋動物世界探索

新華社記者 劉世平

宇航員的海洋,罕見的南大洋,對人類來說并不比月球更為人所知。

2019年12月3日至2020年1月8日,"雪龍2号"極地破冰船在南大洋普利茲灣開始,一路向西至航天員海西部,進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探索南大洋這片鮮為人知的海域的生态系統。調查顯示,盡管環境惡劣,但該地區仍然活得很好。

鳥類和哺乳動物:大群鳥類和鲸魚

北京師範大學動物學教授、團隊成員鄧文宏留下了30種鳥類和7種海洋哺乳動物,為此他拍攝了5萬多張照片。

"每天都沒有風雨無阻。我記錄了近30,000隻鳥類的數量,其中九隻已成為南極鲱魚。他們生活在冰山上,這是近6,000人中最大的群體;最常見面的鳥類是阿德利企鵝,它已經被看到303次,總共1,096次。"鄧文宏說。

除了在空中飛翔的鳥兒和不能飛的鳥、企鵝,鄧文宏還記錄了845種海洋哺乳動物中的7種。食蟹海豹,威德爾海豹和座頭鲸的數量最多,分别為569隻,145隻和82隻。

"我們發現了座頭鲸的重要栖息地和覓食地,在大約80海裡的兩個站點之間,我們記錄了15頭座頭鲸,數量接近40隻。鄧說,座頭鲸主要在北半球,估計在南大洋有大約2000頭,在宇航員海中記錄了80多頭座頭鲸,為重新評估座頭鲸種群提供了科學依據。

中水魚:從12個拖網獲得286個樣本

魚類在南大洋生态系統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從淺水區到數千米深的水層。它們主要是磷蝦等食物來源,本身也是企鵝和海豹等動物的食物。在這次科研中,魚類研究專家葉振江和張傑對距離航天員海1000米的淺中水魚類進行了調查。

在12個漁站采集的拖網魚樣本中,有11個獲得了有效樣本,共計286條魚。在獲得的樣本中,有更多的魚(90尾),南極光魚(65尾)和南南極魚(29尾)。

"初步鑒定後,286個魚标本、215條尾魚可确定為物種或屬級以上,分别屬于6條6節8種。葉振江說,在後續工作中将進一步确定另外56條魚和15條成年魚。

"在航天員海洋中發現的中水魚雖然整體體積小,豐度低,但稀有物種并不缺乏。進一步的研究将提供更多關于這一領域魚類多樣性的資訊。"張傑說。

磷蝦:關于種群分布的基本資訊是可用的

南極磷蝦是南大洋食物鍊的重要組成部分,鲸魚,海豹,企鵝和一些鳥類都以磷蝦為主要食物。

來自中國水産科學院黃海水研究所的團隊成員王新良和徐慶昌利用船上科學探魚者和拖網樣本對宇航員海中的磷蝦進行調查。

"我們使用探魚器從八個部分收集了聲學調查資料,并進行了29個磷蝦生物拖網捕撈樣本,産生了約240,000個樣本。同時,對樣品的長度、性别、成熟度和攝食進行了測量,獲得了3430磷蝦的基本生物學資訊。"王新亮說。

"通過調查,對航天員海磷蝦的種群狀況有了基本的了解,我們将繼續對磷蝦種群結構和生物量評估進行研究。"王新亮說。

蠅蛆:海洋食物網的關鍵部分

與不像魚蝦那樣熟悉的企鵝和海豹不同,動物園飛機似乎沒有存在感,而是維持南大洋海洋生态系統穩定的主要群體。

該團隊成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工程師徐志強說:"浮遊植物處于海洋食物網的中間,向下控制浮遊植物的大小,向上影響魚類、鳥類和海洋哺乳動物的數量是海洋生态系統發展的關鍵環節。"

調查期間,組員們晝夜不停地"戰鬥",從集水器和各種生物拖網取樣,完成了61個站的微型浮遊生物水樣采集、60個站的潮陸垂直網樣本采集、16個站的多網濕地樣本采集。科學家們将在顯微鏡下進一步研究樣品。

底栖動物:滿是海百合、海蜘蛛、海膽...

1月8日淩晨,大型底栖拖網從海底傳回雪龍2号甲闆,第36次南極考察成功完成了對航天員海的全面調查。

讓團隊成員、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穆建峰欣喜地發現,拖網有多種海洋底栖生物,如海百合、海蜘蛛、海膽、蛇尾,雖然小,但種類豐富。

他說,除了底拖網取樣外,箱式取樣還有三個站,收集大型底栖生物樣品,初步分析采集的生物樣品以海綿動物為種群優勢,回國後将進一步分析和鑒定樣品。

"宇航員之海是一片國際認可度很小的海洋。這次考察基本涵蓋了南大洋食物鍊的每一個環節,實作了對這一地區基本環境和生物群落的系統認識。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首席科學家何劍鋒表示,這是中國南極考察隊首次在航天員海域進行全面調查,希望通過更多的後續調查,為中國更好地了解南大洋海洋生态系統的特點做出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