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畫家的裸體自畫像,畫風如夢境,沒有情色氛圍,卻令觀賞者不安

作者:詩夜城主

馬格裡特(1898~1967年)出生在比利時的萊西恩,在布魯塞爾的美術學院學習後,他在一家牆紙廠工作,直到1926年一直是招貼畫和廣告設計師,20世紀20年代末馬格裡特在巴黎定居,在那裡他接觸了超現實主義運動的成員,很快成為這個團體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幾年後他回到布魯塞爾開了家廣告公司,1936年在紐約舉辦了第一次展覽後,馬格裡特的名聲已經很穩固了,

女畫家的裸體自畫像,畫風如夢境,沒有情色氛圍,卻令觀賞者不安

之後,紐約成了他兩大最重要的回顧展地點——1965年在現代藝術博物館,1992年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人類狀況》是馬格裡特關于同一主題繪制的衆多版本之一,畫作代表了他在30年代創作的風格,當時他還受着超現實主義的影響,本畫中馬格裡特創作了多種視覺幻象,他在一個打開的窗戶前陳列了一幅真的風景畫,

女畫家的裸體自畫像,畫風如夢境,沒有情色氛圍,卻令觀賞者不安

他讓繪畫的圖像和戶外“真的”風景畫完美地比對起來。馬格裡特這樣的構圖是想說明,在唯一的圖畫中自然和它所呈現的東西的聯系是靠藝術方式實作的,這幅畫也證明了藝術家任意再現自然的能力,證明了室内和室外、客體和主體、現實和想象的邊界是含混模糊、沒有明确邊界的。

女畫家的裸體自畫像,畫風如夢境,沒有情色氛圍,卻令觀賞者不安

同是20世紀,多蕾莎·坦甯(1910~2012年)之是以成為畫家,是受到了1936年馬格裡特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幻想藝術: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展覽的啟發,在30歲的時候,女畫家坦甯繪制了《生日》這幅半裸體自畫像,根據她的回憶錄,她經常購買二手衣服,這件亂成一團的紫色夾克衫是莎劇的戲服,

女畫家的裸體自畫像,畫風如夢境,沒有情色氛圍,卻令觀賞者不安

坦甯作品《生日》

和樹枝構成的褐色裙子配在一起,讓她像一隻奇怪的鳥,如果湊近觀察會發現樹枝裡包含了人體,門一重重打開,随時可能有不速之客進入,她的腳下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組合生物,添加了一種不祥的氣氖,這種非理性因素不斷地出現在她的作品中,這幕場景讓人不安,就像任何夢境一樣,既陌生又熟悉,

女畫家的裸體自畫像,畫風如夢境,沒有情色氛圍,卻令觀賞者不安

坦甯作品《友人房間》

坦甯的早期作品集中在青春期的xing 覺醒和夢幻上,床、鏡子和桌子都是她熟悉的象征物體。《友人房間》這幅畫中它們形成了構圖的三個點,圍繞它們的一組奇怪的雙重圖像被建構起來。整個場景被暗淡的光線、紡織品的衣紋和玻璃鏡子包圍,一個非自然的光源從左邊把房間照亮,床上的女孩和一個斷肢的玩偶躺在一起,

伴随前景中的裸體女孩是她變形的鏡像,穿牛仔馬刺靴的侏儒在背景中有一個暧昧的戴頭巾的鏡像,這種配對還被兩對煮熟的雞蛋呼應,這幅畫作關乎覺醒和自我的看法——蛋代表了眼睛,用超現實主義的詞彙,這是重生和覺醒的傳統象征符号,組合是盲目的,但女孩看到了自己:她已經認識到自己從女孩成長為女人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