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繪愛行|《第五個》療愈了我的恐懼|來聊聊我的心靈之書

4月23日,第26個世界讀書日。

繪愛工程舉辦了

繪愛行“聊聊我的心靈之書”有獎征集,

收到了愛好讀書、

愛好繪本的小夥伴的積極反響,

紛紛投稿,

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寫出走進自己心靈的書

其中,

親子教育指導師孫岫老師寫的

《第五個》療愈了我的恐懼,

深深的打動了我們。

繪愛行|《第五個》療愈了我的恐懼|來聊聊我的心靈之書

2020年夏天,我做了一次手術。等待手術的日子裡,内心常常被恐懼的情緒占領着,雖然有家人、朋友無微不至的照顧、安撫。

但是一想到那些冰冷的手術器械将要割開我的身體,盡管那是為了拯救我,我還是覺得内心一陣陣的混亂。

手術的前一天,我想讓自己安靜下來,好好睡一覺,準備第二天和醫生配合作戰。這時我想起了繪本《第五個》。

繪愛行|《第五個》療愈了我的恐懼|來聊聊我的心靈之書

這個繪本的插畫在用色、構圖和文字上都比較特别。畫面基調是暗暗的深藍色,一排靠牆的椅子上依次坐着沒有胳膊的企鵝、缺少一個輪子的鴨子、左眼戴着眼罩右臂打着繃帶的毛毛熊、背部貼着膠帶的青蛙、斷了鼻子的木偶,它們的右邊是一扇透着光亮的門——誰也不知道門裡邊發生着什麼,頭頂是随着門的開關,晃過來晃過去、泛着冷光的吊燈。

強烈的色彩對比和畫面内容都有一點“詭異”,而五個坐在椅子上的玩具忐忑不安的表情,多次重複着“門開了/一個出來/一個進去/還剩……”的文字,都在傳遞着不安、焦慮、壓抑的情緒。但是,每一次門開的時候,從門裡出來的健全、活潑的玩具,又讓讀者感覺到門裡邊的那一束亮光是那麼溫暖,讓人充滿希望。

繪愛行|《第五個》療愈了我的恐懼|來聊聊我的心靈之書

繪本的文字如果從圖畫中抽離出來,其實是一首詩:

門開了/一個出來/一個進去/還剩四個

門開了/一個出來/一個進去/還剩三個

門開了/一個出來/一個進去/還剩兩個

門開了/一個出來/一個進去/最後一個

門開了/一個出來/獨自進去

正是這“獨自進去”擊中了我!我親身體驗到,正如很多經典繪本一樣,詩人恩斯特·楊德爾和插畫家諾爾曼·榮格的《第五個》不僅是為孩子而寫,也是為了拯救成人的心靈而寫——這一次,似乎也是為我而寫。

繪愛行|《第五個》療愈了我的恐懼|來聊聊我的心靈之書

繪本名為《第五個》,指的就是最後這個“獨自進去”的小木偶。強調“獨自進去”,表面上的确隻剩下小木偶一個,深層意義是因為之前焦慮、不安的等待都有同伴在,同病相伶的陪伴者無形中在分擔着各自對門裡發生的、以及将要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未知的恐懼;現在,這一切都必須他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了。

小木偶的前後表情變化非常吸引人注意。扉頁上小木偶獨自坐在椅子上,轉過頭看着自己的右邊,表情是緊張的。第一次門開了,它跟着大家一起看向門口,小木偶似乎是在微笑——它有時間旁觀别人“表演”,是以比較放松,或許也是在自我撫慰;

一頁一頁翻下去:門打開,一個出來,然後,一個進去,門關上……氣氛越來越緊張,小木偶的表情也越來越緊張,到後來,青蛙慢慢爬進去,門關上,屋子裡空蕩蕩的,隻剩下小木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看得出它恐懼到了極點,眼淚都流下來了……我雖然沒有緊張到流眼淚,但是,“獨自進去”的恐懼情緒卻是非常深刻!

最讓我感覺被療愈的是最後一幅畫面。

前面四個進去都沒有正面打開那扇門,小木偶獨自進去的時候,門是向着讀者、也是向着小木偶打開的——出現在他眼前的是那樣一個和藹可親的老醫生。小木偶此刻一定是回應着老醫生的笑容,聯想着在他前面從門裡出來的獲得新生一般的一個個玩具,内心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我忽然有了一種堅信:我的醫生也是這樣的醫生!

非常巧合的是,為我做手術的真的很像繪本中給小木偶療傷的醫生:頭頂光光,笑容可掬,隻差一個紅紅的大鼻頭——那是我從全麻中醒來才看見的。當時,這位主刀的主任醫師正站在我床前和我的家人說着話,看見我醒來,溫和地問我“感覺還好嗎?”那一刻,我的腦海中再次出現小木偶面對玩具醫生的畫面,感覺真的好極了!

已故著名心理學家李子勳曾為這個繪本寫的評論《孩子内心的感性世界》說:生命中永遠充滿着未知的命運。盡管理性不斷告訴我們,我們很安全,但事故仍在接連不斷地以超乎想象的方式發生。盡管一個個小玩具獲得新生般從關着門的、黑漆漆透着燈光的小屋子裡走出來,那個斷了鼻子的小木偶依然懷着越來越忐忑和孤獨的心情,等待自己即将面臨的處境和未知的命運。

但是,獨自面對的忐忑之後,被治愈的體驗不僅僅是喜悅,更有對人生的信念!

感謝有《第五個》這樣美好的繪本!

最後恭喜孫岫老師獲得以下精美圖書:

繪愛行|《第五個》療愈了我的恐懼|來聊聊我的心靈之書

作者:邵珺

中央網“少兒守護人”

國際親子教練

中關委健體中心校園健康教育計劃

繪愛工程執行主任

繪愛行|《第五個》療愈了我的恐懼|來聊聊我的心靈之書

作者:劉湘梅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家校社共育專委會理事

澳洲steam教育學院

中國代表處首席專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