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turing
bbc在影視劇的出品上頗有老派的英國紳士的味道:題材像貴族的城堡一樣深邃又正統,運鏡與剪輯似公學禮儀般一絲不苟,而制作細節則堪比高定禮服的考究;即便偶有《神探夏洛克》這樣的颠覆之作,那也是紳士們在晚宴上的舞蹈——嬉皮笑臉下,還是緊緊扣着原著的流暢與優雅。
是以,當這樣一個老派的紳士開口講起了玩笑,那也必然是一個悶騷的黑色幽默,帶着濃濃的英倫味兒。不,我說的不是《是!大臣!》——它誠然很經典,但這部片兒相比前者,更強烈的展現了英式笑話的短小精悍,回味裡充滿了四兩撥千斤式的辛辣——它就是今年上線的諷刺短片《女主角》。
不誇張得說,這部短片雖然隻有短短七分鐘,但卡司豪華到炸裂,随便拉一位出去幾乎都能撐住一整部戲:《權遊》裡的龍媽emilia,《哈利波特》裡的秋張梁佩詩,《星戰》與《蜘蛛俠》的felicity,《蝙超》與《神奇動物》的wunmi,《女性瘾者》裡的stacy....當然,還有大家喜聞樂見的抖森tom hiddleston。

然而,這些人卻聚在一塊兒幹什麼呢?他們,竟然在競争一部戲的女主角....(你沒有聽錯,抖森也是其中一員!)
這部短片的情節很簡單,鏡頭語言也不複雜:女主角的試鏡者們在台前描述自己對角色的了解或演繹這個角色的獨白,三位評審員在台後點評,鏡頭則在台前的試鏡者與台後的評審員間來回切換,還幾乎都是近景。在如此簡單的情節與運鏡之下,導演jessica swale用七分鐘的時間,羅織了一場徹頭徹尾的荒誕景象。
表面的荒誕,是有關于爛片兒的。
《女主角》這部短片的所有内容,都是關于試鏡的。數位女演員競争一個女醫生的角色。
短片的一開始就把分歧告訴了我們,女演員眼中的“女主角”是這樣的:
但評審員們卻不這麼認為。
是以當演員們開始試戲的時候更奇怪的評審意見展現了出來。
“這一幕很悲傷,但你要愉悅一點。”
“供暖壞了,她打算獨自修理一切,但是她的衣服阻止了她....是以脫掉你的衣服。”
而這一切的原因,隻是為了讓女主角更加“性感撩人”。
知性與性感并非不可能共存,我們從來不缺少這樣的藝術傑作。然而在這場試鏡裡裡,知性與性感的平衡卻被生硬的打破:評審員們并不喜歡試鏡者們的風情萬種,也不關心這個角色在劇本裡呈現出的特質——他們隻想要在銀幕上呈現一位以“知性”為性感的浮誇花瓶。
更糟糕的是,我們必須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在我們真實的影視生态裡,有這樣的劇組嗎?有。多嗎?多,特别多。市場買賬嗎?現在看來,相當買。
荒誕下的荒誕,是有關于平權的。
當然,但凡對現代平權運動有所了解的人,都不會認為本片隻是對影片工廠的一次簡單嘲諷——它的意向是如此奪人眼目,乃至每一位試鏡者的被拒辭,都藏着某位真正的女主角的血淚史。
影片中,“女主角”的劇本,隻展現給觀衆半句話:“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所有的演員都沒能說完就會被評審打斷。
每一位試鏡者都在這句台詞裡積攢着巨大的情緒勢能,然後再被評審員用父權社會強加于女性的種種枷鎖:性格、妝容、膚色等橫加阻斷,還附贈了一些閑碎的嘲弄。
在六分多鐘的鋪墊後,一位男演員——由蓄着大胡子的抖森飾演的自己——站在評審席面前,競争女主角。身為男性的他,半句對白都沒有念,就得到了這個女主角的位置。前面積攢的情緒在這時瞬間爆炸開來,至此,觀衆不可能不對這些意象背後所映射的社會現實産生驚疑與反思。
“什麼是女主角?”“這部短片自問自答‘高興并悲傷,微笑加哭泣,清純又淫蕩,單薄且豐滿。’并且,它們必須歸于一體。”她似乎光輝萬丈、永無可至;然而強權在片刻之前,就能讓她傾覆,她的接替者甚至是個男性。
“當你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取悅自己,你到底在取悅誰?”
終極的荒誕,是有關于規訓的。
在這部短片中,試鏡者們是明線,而三位評審員則是暗線。
這個評審團,有老有少,有黑有白,有男有女,人員構成可稱多元;然而,它的态度與舉止往往與它自身所沖突——中年婦女挖苦年齡,有色人種嘲弄膚色,自己身材欠佳的女性卻愛拿是否性感做文章....
導演如此設定評審團這個子產品,想表達的是什麼呢?一個合理的猜想是,“屠龍的少年,沐浴了龍血,化為惡龍。”評審員們或許也曾與諸位試鏡者一樣,遭到過不公的待遇;他們也曾有過夢想,并為之奮鬥;甚至,他們也曾勇敢的戰鬥過、反抗過。但最終,他們坐上了影片中的評審席,漫不經心的處理着工作,傲慢又尖酸的面對世界。
沐血化龍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騎士故事,它映照着所有人的内心:野心者帶着進取,保守者裹着慈悲,叛逆者拖着炸彈;而這一切都指向一個必然的結局。齊格飛沐浴龍血時,所求不過是擁有力量保一方平安,但力量卻反過來改變了他:如果要獲得力量,他必須化為惡龍。在龍的力量面前,凡人終歸是弱小的。是以,接受這力量的人,下場隻有一個:被改變,被馴服,被同化。
規訓齊格飛的是龍血,規訓評審員們的又是什麼呢?
比這部短片本身更耐人尋味的,是影片之外同樣普遍存在的荒誕。人們在今天争論“政治正确”和“内卷化”,在這個語境下,《女主角》自然得到了相當廣泛的争議。但有趣的是,許多針鋒相對的聲音,最終殊途同歸;很多持同一态度的人,卻未必具有同樣的共識。無論直白或深邃,這正是《女主角》的荒誕性的精華所在。毫無疑問的是,它具有荒誕感中最進階的一種:瘋掉的,是世界,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