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作者:浙江之聲

浙江之聲原創稿件

來源:浙江之聲《美麗鄉村》主持人蔡吉康、紹興台記者楊晨

編輯:謝一舒

審稿:李振陽

尋找鄉村年味

浙江之聲《美麗鄉村》推出新春特别報道《尋找鄉村年味》(第三季),我們聯合全省市縣電台的主持人和記者們,帶着大夥兒一起尋找浙江鄉村裡的濃濃年味,一起感受“浙”裡鄉村的幸福生活。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今天是臘月二十六,年俗說 “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今天就請大家吃肉。

回顧2019年,農業領域有一個高頻詞彙——豬肉價格。這一年裡“二師兄”的身價水漲船高,年底了,在視窗挂上一排臘肉、臘腸,似乎變得有點“炫富”。今天我們要去的紹興安昌古鎮實在“闊氣”,安昌人曬臘腸都是一窗簾一窗簾的。下面請出本期年味團向導——紹興台記者楊晨。聽說她現在已經被臘腸包圍了!

請戳音頻:

沒錯,我現在在紹興安昌古鎮三裡沿河邊,兩岸已經挂滿了一串串密密麻麻顔色紅亮的臘腸,散發着濃濃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場面相當壯觀!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直接上圖↓↓↓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每到冬令季節,安昌人就已經開始制作臘腸了,臘腸是歲末“年夜飯”必備之菜,意為向往長久團圓。古時候安昌人外出經商、做官、做師爺都會帶上臘腸,以寄思鄉之情。是以,香腸被身在異鄉的安昌人視為“思鄉菜”。

那麼這個安昌臘腸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今天我們帶大家一起去認識一位大師,這位制作安昌臘腸的師傅叫成永才,成師傅在本地的名氣可大了,他是紹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安昌香腸制作技藝傳承人,也是安昌古鎮第一個将傳統的香腸商業化,還将安昌香腸傳統作坊式生産轉變為規模化生産的第一人。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成永才在晾曬臘腸

做了50多年臘腸的成師傅告訴我說,制作臘腸必須有肥有瘦,吃起來才會油潤噴香,而本地的醬油是安昌臘腸不能缺少的一味靈魂調味料,也是安昌臘腸好吃的秘訣之一。“豬肉要買後腿肉,吃起來口感脆一點,肉切丁,大概一公分左右,千萬不要用攪拌機絞肉,一定要用刀切,适當摻點肥膘肉,味精、白糖、白酒、醬油拌勻後灌入腸衣就好了,醬油也是本地醬油廠定做的母子醬油,在連續刮西北風的晴天曬個8、9天就成了。”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成師傅說,純手工做的臘腸不含任何防腐劑,每一口都是純正的肉味,老祖宗傳下來的臘腸口味單一,他們還創新發明了各種不同的口味和吃法,有加辣味的,有加幹菜的,還有加糯米的,高壓鍋蒸個12分鐘左右,拿出來之後再切片,撒上蔥花就可以吃了。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自從安昌臘腸在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之後,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顧客絡繹不絕。成師傅每次在老街上展示手工制作的技藝,都有非常多的遊客圍觀拍照。今年冬天天氣比較好,成師傅家已經做出了10萬斤的臘腸。成師傅說,今年由于豬肉價格上漲,臘腸的價格也從去年的45元一斤漲到了70元一斤,不過買臘腸的依然不少。今年整個安昌的制作臘腸大概有80萬斤左右,過年前的半個月是臘腸的銷售高峰期。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臘腸伴随着古鎮居民的成長,也見證着古鎮的發展。成永才女兒成誠也會做臘腸,她說,全國各地甚至國外遊客到安昌古鎮,都一定要帶一點臘腸回去。古鎮現在的熱鬧和古鎮的開發與保護也是分不開的。以前安昌古鎮沒有開發的時候,幾乎是沒有遊客,交通也不便利,現在遊客一年比一年多,特别是節假日街上,人山人海,人擠人。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安昌古鎮一景

謝謝楊晨。聽得我都餓了,這年味讓人欲罷不能啊。現在很多地方都在經營鄉村旅遊,那麼,如何才能抓住遊客的心呢?我覺得一定要拿出最具當地特色的“符号”,就比如在安昌古鎮,充分挖掘臘腸特色,讓人說起安昌就能浮現出挂滿臘腸的河邊人家。這樣一來,鄉村旅遊的招牌就打出去了,遊客就吸引來了。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浙江之聲對農節目《美麗鄉村》

抖音app搜尋:小蔡一碟

抖音号:zjzscai666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大富之家!這裡挂了800000斤臘腸…

都說年味淡了,不,你看這裡!

它,皮糙肉厚、香氣撲鼻!你吃過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