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王穉登 〔明代〕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
一點禅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秋風吹盡,四季輪轉,明日即是立冬。在這個宣告着大地進入冬季的節氣來臨之即,國家大劇院線上系列演出如約拉開了“冬日之約”的篇章。率先為觀衆們獻上的是一場集熾熱情感與純青技法于一身的古典音樂盛宴——生命的狂想:林大葉、曾韻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繹莫紮特與馬勒音樂會。
在本場音樂會中,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林大葉将首次率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攜手榮獲柴科夫斯基國際比賽金獎的青年圓号演奏家曾韻,帶來莫紮特的《降e大調第四号圓号協奏曲》與馬勒的《升c小調第五号交響曲》,用濃墨重彩的音樂篇章為寒意初露的冬日添上融融的暖意。
莫紮特《降e大調第四号圓号協奏曲》
在音樂中穿越時空,
聆聽天才間的巅峰對話
作為音樂史上“古典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莫紮特的音樂精緻典雅又充滿靈感,筆下流淌的旋律讓聆聽者仿佛于星辰間遨遊,處處閃耀着光芒。
降e大調第四号圓号協奏曲 第一樂章
《降e大調第四号圓号協奏曲》完成于1786年,那一年莫紮特30歲,正是創作最為成熟的時期。這部圓号協奏曲是為他的好友,18世紀下半葉最傑出的圓号演奏家約瑟夫·洛伊特格布量身打造的。在莫紮特所處的時代,圓号閥鍵尚未發明,今天職業圓号演奏家們娴熟的一些特殊技巧,在當時也尚處于萌芽時期,是以這部在今天演奏起來依然充滿挑戰的《降e大調第四号圓号協奏曲》在當時堪稱圓号演奏的“難度天花闆”。
降e大調第四号圓号協奏曲 第二樂章
今晚,在青年圓号演奏家曾韻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合作演繹下,觀衆們可以在這部作品中,充分領略“古典主義音樂”的純青之作,感受濃郁的維也納氣質,以及圓号這件樂器的迷人魅力。
降e大調第四号圓号協奏曲 第三樂章
馬勒《升c小調第五号交響曲》
感受風來雨從、
氣象萬千的音樂世界
馬勒曾預言:“我的時代會到來”。作為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馬勒在世時,是作為頂尖的指揮家被世人所熟知的。在他故去半個世紀後,其音樂作品才開始被世人重視與推崇。馬勒作為作曲家的地位,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後才逐漸确立起來的,如今馬勒交響曲的上演率,幾乎與貝多芬不相上下。他的交響曲被認為是晚期浪漫主義交響音樂無可替代的傑作,對其身後長達一個世紀的音樂創作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升c小調第五号交響曲 第一樂章
《升c小調第五号交響曲》創作于1901年至1902年,一别于在前四部交響樂作品中運用了大量聲樂元素的創作手法,這部《升c小調第五号交響曲》不具有人聲、歌詞與标題,馬勒極力地抛去文學性的元素,而訴諸純粹音樂的形式,整部作品具有極為廣闊深邃的精神次元。
升c小調第五号交響曲 第二、第三樂章
第一樂章開頭著名的小号四音型,常常令人聯想到同為第五号的貝多芬交響曲“命運動機”;第四樂章小柔闆堪稱是馬勒所有音樂作品中最為著名的樂章,常常被認為是馬勒獻給新婚妻子阿爾瑪的一首飽含愛意的情詩;而終樂章狂風暴雨般席卷天地的氣勢更是将觀衆帶入風來雨從、氣象萬千的音樂世界。卡拉揚曾經說過:“(聆聽)一場馬勒第五号交響曲的精彩演出是一種超凡脫俗的體驗。它奇妙的終樂章幾乎迫使你屏住呼吸。”
升c小調第五号交響曲 第四、第五樂章
導賞環節,聆聽嘉賓解讀音樂大師“生命的狂想”
一位是少年早慧,光芒蓋世,卻英年早逝的音樂天才;一位是故去半世紀後才獲得廣泛贊譽的音樂大師,他們的人生各自有着怎樣的獨特而隐秘風景?
是怎樣的時代背景讓馬勒預感到自己的作品屬于未來?又該如何了解馬勒作品中,那些不被同時代人所認同的深邃與複雜?
演出開始前的導賞環節,主持人顧陽将與本場音樂會的指揮家林大葉、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主編高屹一同,以“生命的狂想”為主題展開對話,解讀兩部作品的曆史背景,講述他們對于大師之作的了解,一層一層地為您揭開兩部作品之中蘊含的奧秘。
演前導賞
全網平台,邀您共賞
本場演出将由央視網提供超高清播出信号,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以及多家網絡平台同步播出。
點選“閱讀原文”可直接進入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播出頁面,亦可掃描下方各管道海報二維碼觀看。
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
央視網
快手
視訊号
抖音
新華網
中新網
新浪微網誌
中原標準時間
騰訊新聞
北京音樂廣播
喜馬拉雅
圓點直播
東方大劇院
華為視訊
天翼超高清
本期微信:廖婉毓
海報設計:王潤靖
視訊:謝東雷
攝影:劉方
編輯:劇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