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閃耀2019央視春晚舞台的節目《英姿》,登陸2019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主舞台,節目中的部分原班人馬,來自成都藝校的姑娘們,在廟會這個百姓舞台上為觀衆演繹了劇場級的刀馬旦表演,現場觀衆的熱情與歡呼,讓成都武侯祠西區薦馨殿廣場充滿人氣熱浪。
蜀戲流芳 好戲連台
成都,一座流淌着文脈的城市,一千多年前便有“蜀戲冠天下”的美譽。出土于漢代的“說唱俑”,生動再現了當時的滑稽戲表演藝人,他們被認為是傳統戲曲的起源之一。三國時,劉備讓藝人扮演官員許慈、胡潛争執打鬥的情形,作為官員聚會時的一種娛樂表演,以此感化教育官員。樂觀、包容的蜀地人,把對生活的态度融入戲曲中,訴說着這座城市的過去,描繪着未來。
2月3日晚開廟的“2019武侯祠成都大廟會”,熱鬧好戲正在上演,經典戲曲、傳統曲藝、唯美舞蹈、驚險雜技、點位快閃、巡遊表演……200多場精彩演出為觀衆呈上新年的“蜀戲”大餐,演繹成都人的生活美學。
本屆廟會,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再次邀請到了成都藝校參加2019央視春晚的原班人馬。從春晚舞台歸來後,從大年初三起,他們将在大廟會舞台上為觀衆呈現精心編排的蜀宮樂舞、影舞萬象等舞蹈,讓觀衆欣賞到專業劇場級的表演。春晚節目《英姿》,也将在元宵夜再次上演。
百戲傳承 非遺經典
源于漢代的民間百戲表演一直都是成都大廟會的重頭戲,“百戲”一詞最早出現于漢代,是民間表演藝術的總稱,尤以雜技、雜耍為主。廟會舞台上,多個雜技節目,融合了更多舞台元素,讓雜技不僅驚險刺激,而且賞心悅目。
同時,經典的非遺表演項目青林口高擡戲、四川金錢闆、四川竹琴也将亮相大廟會,讓觀衆近距離體驗非遺文化的魅力。
青林口高擡戲古稱“擡閣”,是江油青林口古鎮廣為流傳的戲曲劇種之一。最初是由先民們擡着神像和崇拜的圖騰上街巡遊、祈福祛災、保佑平安的形式演化而來,迄今已有340多年曆史。 2月18日、2月19日,青林口高擡戲民俗巡遊将亮相2019武侯祠成都大廟會,演員們特别定制了三國人物造型,定會在廟會刮起一道充滿文化特色的民俗旋風。
國家一級演員、四川金錢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徐老師,國家二級演員,四川竹琴非遺傳承人羅大春老師,則将帶領團隊,為觀衆呈現充滿蜀風雅韻的非遺節目表演。
此外,烏克蘭演員帶來的舞蹈,傳統與時尚相融合的“電音三太子”巡遊、充滿戲劇張力的劉歇業加髯口人物快閃,以及典雅浪漫的國樂點位表演……精彩連連,好戲不斷。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