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空青
人生該是追求美的旅程。
靜下來,讀讀詩吧。
【緣起】
“唉、唉,前面那位官差,等一下我。”
“幹嘛呀、幹嘛呀,我有公務在身,着急往長安送信!”
“順路,順路嘛。麻煩您到長安之後,将這朵梅花和這首詩,交給一位名叫範晔的人!感激不盡,感激不盡!”
上面這段對話,發生在距離現在1000多年前的古代。
那時正是魏晉南北朝三百年亂世。戰火頻仍、幹戈不休,世間是以不知平添多少生離死别。

一年冬天,一位名叫陸凱的北朝将軍,正率領大軍,騎馬走過梅嶺。
冬天的梅嶺很漂亮,上面梅花迎寒怒放,被當地人以為是報春的使者。梅花開了,春天也就不遠了。
陸凱走過梅嶺,看到漫山遍野的梅花,忽然想起了自己在北方結交的朋友——範晔。
既然想起來,就想從江南送點什麼東西過去,做一個念想。想來想去,江南之地本非故土,也沒什麼好送的,隻有這漫山遍野、代表着春天的梅花,是最有價值的禮物。
折下梅花之後,恰好官路走來一位驿使,往北方送信而去。
于是就有了上面折梅賦詩,交給送信人的那個畫面。
《荊州記》裡面記載:“陸凱與範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晔,兼贈詩。”
這篇文章,就來講一講陸凱給範晔寄過去的這一首詩。
【詩篇】
贈範晔詩陸凱 〔南北朝〕折花逢驿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誦析】
詩隻看字面意思,很容易了解:
我正在折梅花,碰到了趕往北方的驿使,于是就央求他把這一朵花和一首詩寄給正在隴頭的你。
江南這塊地方啊,沒什麼東西拿得出手,隻好将這一朵代表春天的花寄到天寒地凍的北方,期待春天的來臨。
隴頭,是今天陝西省一處地名;隴頭人,當然就是代指範晔。
這首詩一個特别容易引起争論的點是第三句,“江南無所有”。
很多人覺得,江南啊,物阜民豐之地,自古至今都是如此。雖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但是那秦淮河兩岸,肯定也是燈紅酒綠的大都會,怎麼可能“無所有”呢。
這樣想當然也不算錯,畢竟當時江南已經開發了一部分,六朝古都金陵,也正是那個時代的産物。
但我想,詩人說江南無所有,應該也不是真正覺得江南沒什麼好東西,而是用到了欲揚先抑、前後對比的手法。
用“江南無所有”來降低友人和讀者的期待,後面突然來一句“聊贈一枝春”,就更加顯出這枝梅花背後代表的友情深厚、真摯動人。
江南好嗎?當然好。但就算這麼好的江南,我也覺得沒什麼東西配得上你我之間的友誼,唯有這一朵代表春意的梅花,能夠穿越時間空間的阻隔,将我的思念寄托給你。
【空青語】
魏晉南北朝,尤其是南朝,特别流行富豔的宮詞。陸凱以将軍之身份,寫出來的這首詩正好與宮詞是兩個極端。
這首詩很樸素、又很深情。沒有宮體詩中那麼多的做作與雕琢,反而是充滿了天機自然之趣味。
過梅嶺,見梅花,念及友人,折梅花,交給驿使,賦詩送别。一連串的動作與心理清晰而連貫,讀來如在目前。
詩者,言志、言情。樸素之真情,勝過雕琢空洞的内容太多太多。
文中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我會立即删除!
你的關注與評論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編輯 空青
排版 空青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空青詩詞月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