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為什麼中途怒氣沖沖地離場一、周恩來與宋慶齡的友誼二、醫院探望周恩來三、周恩來追悼會四、總結

1976年這個時間跨度,在新中國的曆史上是最為悲痛的,對全世界反抗暴行反對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革命人士是最難以接受的。這一年剛開始,受到人民愛戴的周恩來周總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産階級革命家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全國人民眼含熱淚十裡長街送總理,更不要說和周總理并肩作戰的同志和戰友。宋慶齡作為周總理的朋友,感情更是深厚,周總理在醫院病重時她攜兩名秘書前來探望,受到不懷好意之人對兩人關系的非議。宋慶齡強忍心痛不屑于這些人解釋什麼。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為什麼中途怒氣沖沖地離場一、周恩來與宋慶齡的友誼二、醫院探望周恩來三、周恩來追悼會四、總結

周總理的逝世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他的追悼會在人民的殷切期盼下如期舉行。宋慶齡為了送這位老朋友最後一程也是專門來到北京,不料又是因為帶着秘書的緣故遭人非議,她很是氣憤毅然離開了現場。自己同周總理的關系容不得他人說三道四。

周恩來早期留學日本,回國後成立早期中國共産黨,國共合作期間在黃埔軍校任政治部主任。黃埔軍校大家都很熟悉,這是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培養一大批優秀的進階将領,這所學校的創始人就是孫中山先生,是以自黃埔軍校時候周恩來就認識孫中山夫婦。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為什麼中途怒氣沖沖地離場一、周恩來與宋慶齡的友誼二、醫院探望周恩來三、周恩來追悼會四、總結

當時國内革命一緻讨伐軍閥主義,孫中山先生極為看好周總理未來的發展,兩人雖然不是一個黨派但是共同的目标都是希望中國人民站立起來。宋慶齡通過孫中山與周恩來的交往,對他也逐漸熟悉起來。尤其是交談過後,宋慶齡十分欣賞周恩來的理想抱負。

當蔣介石發動血腥的反革命政變的時候,國共兩黨合作宣告破裂。宋慶齡毫不猶豫地站在人民這邊,上司民主黨派人士及無黨派人員公開支援中國共産黨。是以招緻國民黨嚴格的監控,由于宋慶齡在國内外的重要影響力以及和蔣介石的親戚關系,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為什麼中途怒氣沖沖地離場一、周恩來與宋慶齡的友誼二、醫院探望周恩來三、周恩來追悼會四、總結

這種反革命浪潮使得宋慶齡對蔣介石上司下的國民黨失望至極,她不斷給中國共産黨提供支援。在全國革命事業陷入最危難的時候,她毅然站出來給革命人士帶來了希望的曙光,不畏艱難險阻以自己柔弱的身軀同反革命勢力鬥争,讓周恩來很是敬佩。

由于宋慶齡不與國民黨反動派同流合污,一心堅定支援中國革命事業,她自身的安全問題一直都是周恩來所擔心的。周恩來作為中國共産黨主要上司人時刻關注周邊局勢,不時地囑咐相關人員一定保證宋慶齡人身安全不能夠有任何閃失。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為什麼中途怒氣沖沖地離場一、周恩來與宋慶齡的友誼二、醫院探望周恩來三、周恩來追悼會四、總結

新中國成立之際,中國共産黨需要集結全中國各民主黨人士共同參與治國理政,将中國人民的殷切希望變為現實。宋慶齡威望很高,邀請她北上這個任務落在周恩來與鄧穎超身上,憑借與周恩來夫婦的友誼以及對中國共産黨的信任,決定北上幫助新中國。

載着宋慶齡的火車緩緩駛入北京,中共高層上司親自來到火車站迎接宋慶齡,周恩來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宋慶齡和周恩來相識很久,但是兩人見面的次數很少,這并不影響兩個戰友之間的革命友誼,都在為着同一個目标努力前行。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為什麼中途怒氣沖沖地離場一、周恩來與宋慶齡的友誼二、醫院探望周恩來三、周恩來追悼會四、總結

時間回到1976年1月份,那天為中國革命中國人民奮鬥一生的周恩來周總理離開了我們,全國各族人民都沉浸在痛苦和哀悼的淚水中。當時宋慶齡聽到這個消息覺得不可思議,一定是假消息,但是被秘書證明了,她淚流滿面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

北京這個地方是宋慶齡的傷心地,孫中山先生就是在北京與世長眠,現如今又要在同一個城市送走在革命道路上互相扶持幾十年的革命戰友,這樣的場景令人動容使得宋慶齡難以忍受心中的悲傷,淚水模糊了雙眼。她決定去醫院送送周恩來。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為什麼中途怒氣沖沖地離場一、周恩來與宋慶齡的友誼二、醫院探望周恩來三、周恩來追悼會四、總結

沒想到自己的善意之舉竟然招緻非議,當時的宋慶齡自己也飽受疾病的折磨,聽到周恩來總理的去世又受心靈沖擊,身體狀況更加不穩定。她還是堅持去醫院送别周恩來,就帶了自己的兩個秘書一方面可以随身照料宋慶齡,另一方面這兩個孩子都和周恩來感情很深。

對于這樣的一個舉動,于情于理這兩個孩子應該來祭拜周總理。當時中國環境,很多人想用這件事情做文章極力抹黑宋慶齡和周恩來的關系,可謂是用心險惡。宋慶齡沒有理會,強忍心中悲痛,沒有過多的心思來解釋這些沒有邊際的猜測。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為什麼中途怒氣沖沖地離場一、周恩來與宋慶齡的友誼二、醫院探望周恩來三、周恩來追悼會四、總結

中國社會已經到了爆發的時刻,周恩來的追悼會如期舉行。作為多年的戰友,宋慶齡再次頂住壓力,強忍身體上的疼痛參加周恩來周總理的追悼會,送别老戰友最後一程。隻是沒想到在追悼會上宋慶齡再次聽到了诋毀的聲音。

這次更加刺耳,這些不堪之聲不僅诋毀了宋慶齡還連帶诋毀了周總理。當時宋慶齡是在秘書的攙扶下來到追悼會再見戰友最後一面,沒想到隐約聽到有人說說周總理和她是一派的,聽到這些宋慶齡直接忍受不了,追悼會還沒結束就離開了會場,不能讓别人來玷污周總理。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為什麼中途怒氣沖沖地離場一、周恩來與宋慶齡的友誼二、醫院探望周恩來三、周恩來追悼會四、總結

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發展辛苦勞累,奮鬥一生的豐功偉績,這是全國人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某些人在周恩來逝世後肆意抹黑其周邊人,這種行為無論如何都是無法原諒的,她并不給這些人可乘之機。

中華民族曆經坎坷,終于在中國革命人士堅強上司下重新站立起來,無論任何黨派都同屬中華民族旗下,各民主黨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更不要說周恩來和宋慶齡了。雖然不是同一個黨派,但是有着共同的信仰,有着共同的理想就是讓中國人民當家做主。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為什麼中途怒氣沖沖地離場一、周恩來與宋慶齡的友誼二、醫院探望周恩來三、周恩來追悼會四、總結

這樣的友誼令人欽佩和贊揚,是得到人民所傳頌的,無論經過多長時間都是任何人不可以去诋毀和誤解的,因為你無法了解深厚的革命友誼。為了保全自己與周恩來的名聲,宋慶齡氣憤地離開就是告訴那些人,休想拿這樣的革命友誼做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