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蘭花倒苗,不都是兩腐病引起,這5種原因要避免,防治結合蘭苗壯1.腐心病引起的倒苗2.枯萎病引起的倒苗3.肥傷藥害容易倒苗4.過幹過濕也會倒苗5.老化倒苗屬正常

文/雨中飄雪

每當來到炎熱的夏季,就會有不少的蘭友詢問:“為什麼蘭株老草上部綠色,而基部從下往上枯黃,這是什麼病?是不是會倒苗?”其實,這也是許多蘭友夏天需要格外注意的重要問題:蘭花倒苗。養蘭人都知道,蘭花倒苗的危害性極大,常常會使一盆好蘭花由于各種原因而導緻倒苗,甚至會造成一個珍稀品種的絕版。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具有先例所證明。是以,在蘭花界就曾經出現過“談倒色變”的恐慌。

由于蘭花倒苗的情況比較複雜,而且往往在出現病症之前,假鱗莖就已經受到了病菌危害,一旦發現蘭株的病态,實際上蘭株就已經是病入膏肓了,可以說是已經無藥可治了。是以,蘭花“倒苗”這一現象,必須引起蘭友們的高度重視,而且最主要的是要做好事前預防,要以防為主,防禦在先才能事半功倍。

蘭花倒苗,不都是兩腐病引起,這5種原因要避免,防治結合蘭苗壯1.腐心病引起的倒苗2.枯萎病引起的倒苗3.肥傷藥害容易倒苗4.過幹過濕也會倒苗5.老化倒苗屬正常

那麼,蘭花出現倒苗的現象是由哪些因素導緻的?如何預防才好?需要注意哪些養護環節的問題呢?這就是我們今天需要和蘭友們共同探讨的話題。一般來說,蘭花倒苗的原因有很多,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5種原因。

蘭花的腐心病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軟腐病”,它主要從危害新芽、新苗開始,粗看不容易發現病症,但會感到有的葉芽已經停止生長,再仔細觀察時,才會發現病芽的葉片異常,上部雖然完好,但基部卻已經變成黑褐色的了,而且也開始了腐爛,隻要輕輕一提,整個葉芽就脫離了假鱗莖。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由于日常養護當中施用肥水不慎,造成水肥積聚于開口小芽的葉芯,進而引起細菌感染所緻。

預防措施主要是三方面:一是澆肥水時要格外小心,肥水不要過濃,要沿着蘭盆邊緣澆施肥水,盡量避免澆入葉芯;二是在高溫季節,空氣濕度太大時要避免澆水,若澆水後應打開電風扇吹風2~3小時,将積攢在葉面與芽心裡的水分及時吹幹;三是要注意深芽,如果發現蘭芽是從假鱗莖底部萌發出來的,并且長得特别深,就應及時把它連同母株一起分割下來另行栽植,以免新芽長久悶在蘭盆深處,引發軟腐病而倒苗。

蘭花倒苗,不都是兩腐病引起,這5種原因要避免,防治結合蘭苗壯1.腐心病引起的倒苗2.枯萎病引起的倒苗3.肥傷藥害容易倒苗4.過幹過濕也會倒苗5.老化倒苗屬正常

腐心病中後期(葉片從基部自下而上)

枯萎病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莖腐病”,此病雖與軟腐病相似,同樣也是因假鱗莖腐爛而引起倒苗,但發病起因與症狀卻有所不同。軟腐病的初期從葉芽開始,腐爛的假鱗莖濕如泥漿,氣味惡臭刺鼻。而枯萎病的初期卻大多是從最外邊的老葉片開始呈現病态,先是略見葉端有脫水的症狀,繼而葉色發黃轉褐色,從外邊向内一片一片的枯萎,直到全苗枯倒。

枯萎病比軟腐病的危害更大,因為枯萎病初期不易發現,當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有數苗蘭草的假鱗莖被害,甚至全盆都已得病。是以更要預防在前,每隔半月左右,就要用敵殺死等菊酯類農藥噴施1次,可以防止葉甲危害,減少病害發生。

如果發現病害,就要立即翻盆切除病苗,要切到連接配接的假鱗莖切面為健康的白色位置為止,凡是色澤轉灰黃的一律切下燒毀,千萬不可心存僥幸。分割下的好苗先用菊酯類藥物稀釋液浸泡30分鐘,稍微晾幹了以後再換盆換土,用不含肥分的植料栽培。最後用噻菌銅與惡黴靈稀釋液交替噴葉防治,每周1次,連用3~4次。半年内不得施肥。

蘭花倒苗,不都是兩腐病引起,這5種原因要避免,防治結合蘭苗壯1.腐心病引起的倒苗2.枯萎病引起的倒苗3.肥傷藥害容易倒苗4.過幹過濕也會倒苗5.老化倒苗屬正常

枯萎病中後期(假鱗莖變褐色,葉片枯萎)

蘭花最忌諱施濃肥,遭受肥傷的蘭葉,初期會猛長,葉色較濃綠,葉芽也會比較多的萌發,但是後期卻又突然停止生長;部分葉片上部發黑,甚至開始倒苗;翻盆後可以看見部分蘭花的根系發黑,手觸摸感覺僵硬,有的蘭花根部已經腐爛成了空根,嚴重的時候,蘭花的根部盡失,僅留下假鱗莖與蘭株還在。這一般都是由于施了濃肥,濃肥久濕所引起。必須剪掉爛根後重新換新植料栽培。而且在半年内不施肥料進行素養,待蘭苗逐漸恢複健康以後,再堅持薄肥勤施為原則,嚴防再次出現肥傷。

而藥害則是由于過濃使用了藥物引起,例如,若施用激素過量,也會使得蘭株細胞壁變薄,蘭株抵抗力便減弱,甚至會發生猝死。是以,激素應慎用或少用于蘭株,需要使用時也覺不能過濃過量,間隔時間不宜太短,以免造成藥害。

蘭花倒苗,不都是兩腐病引起,這5種原因要避免,防治結合蘭苗壯1.腐心病引起的倒苗2.枯萎病引起的倒苗3.肥傷藥害容易倒苗4.過幹過濕也會倒苗5.老化倒苗屬正常

蘭株肥傷(葉片上部發黑)

給蘭花澆水是一項很重要的管理,澆水過多或者是過少,都會造成盆土大濕或者大幹,這種現象也會引起蘭株倒苗,而且過幹對蘭苗的傷害比過濕還要嚴重。特别是采用粗植料栽培的蘭花,更需要采取濕性管理的方法為宜。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粗植料的瀝水、透氣性強,幹透後會導緻蘭根的水分直接蒸發,緻使根尖的水晶頭萎縮,蘭根因缺水而出現幹癟,蘭株的葉片疲軟、起皺、卷邊,嚴重的還會失水而死亡。

然而,這裡需要提醒蘭友們注意的是:如果發現蘭株過幹失水後慌忙澆透水,大幹之後突然大濕,受傷的蘭根一下子适應不了,不能正常吸收與蒸發水分,長時間泡在濕土中,特别容易導緻爛根空根,甚至導緻全盆死亡。有不少人認為蘭花被水澆死,其實大多數是這類情況所引起的。是以,當發現蘭盆植料過幹後,應先采取浸盆2~3小時的辦法,讓蘭花慢慢适應,并向葉片噴霧保濕,兩周内需要讓盆土保持微潤而不水澇的狀态,也就是要微幹而不燥,讓蘭株慢慢恢複後再按正常澆水管理。

如果采用軟植料栽培的蘭花,平時澆水如果過勤也容易造成積水爛根而倒苗。但這類爛根一般會先在蘭葉上出現黑斑、焦尖等症狀,可以及時搶救,不至于全盆覆沒。

蘭花倒苗,不都是兩腐病引起,這5種原因要避免,防治結合蘭苗壯1.腐心病引起的倒苗2.枯萎病引起的倒苗3.肥傷藥害容易倒苗4.過幹過濕也會倒苗5.老化倒苗屬正常

蘭花和其他植物一樣,也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一般生長到5~6年的時候,大多從葉尖開始,先發黃再轉為褐色,并逐漸向下延伸,葉片也随之從外到内一片接一片地黃萎,直至全株葉片脫落。在脫葉的過程中,蘭葉一般沒有脫水的症狀,而且到了後期,隻要稍稍碰一下葉片,蘭葉就會從葉柄處斷落。這種現象就叫做“壽終老化”,是蘭株正常的自然生理現象,并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但最好要及時剪除老葉,保持養分,以利于集中營養,保證和促進蘭株萌發新的葉芽。

蘭花倒苗,不都是兩腐病引起,這5種原因要避免,防治結合蘭苗壯1.腐心病引起的倒苗2.枯萎病引起的倒苗3.肥傷藥害容易倒苗4.過幹過濕也會倒苗5.老化倒苗屬正常

我是一名退休老者,喜歡養花種草,每天更新養花知識,樂于分享養花經驗。覺得有用給轉發一下,讓更多的花友分享養花知識。要想了解更多的養花經驗,歡迎關注我的頭條公衆号:雨中飄雪。